众力资讯网

别再等孩子懂你,他们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退休后的生活,要学会解放自己,为自己活着

那天下午,我在小区门口遇见老刘。他提着两袋苹果,正在给儿子打电话。“我买了你爱吃的苹果,你下班顺路带回去吧。”电话那头也

那天下午,我在小区门口遇见老刘。

他提着两袋苹果,正在给儿子打电话。

“我买了你爱吃的苹果,你下班顺路带回去吧。”

电话那头也不知说了什么,我看到老刘愣了一下,

努力笑了笑,轻轻说:“好吧,你先忙吧,那就下次。”

他转身那一刻,阳光正照在脸上,

我仿佛看见他眼里有一点湿。

我也是同龄人,太理解那种感觉了。

人到老年,最怕的不是孩子不孝顺,

而是——你满心的热情,碰上的都是冷板凳。

年轻时我们拼命地干,省吃俭用,

就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

可等他们真过得好了,却没时间回头看你一眼。

这不是他们坏,不是他们变了,

只是他们也被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裹挟着往前跑。

我们这半辈子在忙他们,如今,他们自己也在忙他们的。

我年轻那会儿,总觉得孩子大了,就会懂。

懂我们的不易,懂父母的孤单。

后来才发现,这一生啊,

孩子永远都在“后来才懂”,

可等他们懂了,我们已经老了。

有时候想说点什么,也不敢说。

怕一开口,他们就嫌你啰嗦;

怕多问两句,他们就说“我有分寸”,你那些理论都过时了。

于是你只好笑着说:“好好忙工作,爸妈都挺好。”

其实,后来慢慢也想明白了,做父母的最大课题,是学会放手。

不是放弃,而是承认: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要把全部的感情投到他们身上,

也不能老想着能得到多少感情的回馈。

孩子不是你的一生,他们只是你生命里的一段风景。

我们陪他们走了一程,他们要走的,是更长的路。

别再总想着让孩子懂你,

那是徒劳的,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往往受伤的是你自己。

只有他们只有当了父母,

才会体会到你当年的辛苦。

到那时,他们也会在电话那头叹一口气,

说一句:“原来爸妈以前就是这么不容易。”

我以前也总有点抱怨。

想着我养他这么多年,

现在他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打电话都得催着。

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一厢情愿了。

我们年轻时是不是也这样?

也嫌父母唠叨,也说“我忙”,

也觉得等有空再回去。

只是那时候我们不懂,

原来父母的“唠叨”,就是一种想你。

而现在,我们自己也成了那个唠叨的父母。

人老了,要学会把目光收回来。

别老盯着孩子,

他们的世界,你帮不上太多。

你要开始学着爱自己,

种花、养猫、散步、约朋友喝茶,

让自己的生活多点颜色。

孩子懂不懂你,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

你要先懂得自己,懂得怎么过好余生。

有人说:“父母和孩子之间,

最大的误会就是:

父母以为孩子永远需要自己,

孩子以为父母永远都理解自己。

所以啊,

别再等孩子懂你。

他们有他们的诗和远方,

而你,也该有自己的生活。

去做点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吧。

别光等电话,

也别老盯着门口那盏灯。

你要活得明亮,

让孩子放心,也让自己不遗憾。

孩子远了,不代表不爱你。

他们只是走在路上。

等他们回头的时候,

希望看到的,

是一个笑着的你。

愿你平安喜乐,余生顺遂——你们的老朋友,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