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汉语拼音,古人是如何读书识字的?看完涨知识了!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5-10 22:03:16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古代虽然没有汉语拼音,但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可是很高的,为了方便学习文字,他们发明了3种读音识字的方法,分别是诵读法,反切法,读若法。

汉字起源

最早的文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如“日”、“月”、“云”、“雨”等,这些字直接模拟了自然事物的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构字方法,使得汉字的数量大大增加,表达能力也日益丰富。

在古代时候,读书识字是一种奢侈的活动,因为书籍的获取和制作都相对困难。但即便如此,古人依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文化,传承知识。他们利用竹简、丝绸等作为书写材料,通过口口相传、师徒传承等方式,将文化知识代代相传。

古代读书识字的方法

诵读法

诵读法是古人识字的主要方式之一,宋代学者司马光非常强调这种读书法,他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他们通过反复诵读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论语》等,来熟悉汉字和句子结构。诵读时他们也会非常注重,字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反切法

反切法也是古代最重要的注音方法之一,它通过两个字的组合来标记一个字的读音。第一个字取其声母(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切),合起来指示被注音字的发音。

如“苦,康杜切”,即取“康”的声母“k”,“杜”的韵母及声调“u”,组合成“ku”。

反切法的出现标志着汉字注音技术的一大进步,它更加科学系统地解决了汉字发音的记录问题,为后世的语音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要学好“反切法”,需要记住大量的汉字。它不像现在的拼音那么简单,我们现在的汉语拼音的声母是23个,韵母是24个,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读若法

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的方法,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采用这种注音方法的,如“珣,读若宣”、“堾,读若准、“芨,读若急””。在古代的时候,先生为了让孩子认字,通常会先教一些容易记住的简单字,然后用这些简单字为一批较为复杂的字注音,最后再用这批字为另一批字注音以此类推。

古代读书识字的意义

在古代社会,读书识字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学习,更是一种和身份的象征。通过读书识字,古人可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读书识字同时也为古人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机会,如成为官吏、学者、文人等。

对后世的影响

古人的读书识字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反切法,前后运用来了将近1500多年,直到近代才逐步被淘汰,对汉字读音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也为后世的汉语拼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拼音注音”由于好学易懂,而且简直没有缺陷,所以很快成为了汉语注音的主流。

写到最后

古人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通过诵读、反切、读若法等多种方式学习汉字、传承知识。这些方法和经验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时候尽管没有汉语拼音,可是古人依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发明出了这些方法来识字发音,看到这里是不是很佩服祖先的智慧?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