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的七位弟子都有谁?他们分别创立了哪些派别?你清楚吗

苹苹说过去 2024-04-06 06:12:25

引言:

作为道教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被后人尊称为全真教祖,而在对其修道的种种经历进行了解后可知,在此期间,王重阳培养出了七位嫡传弟子,这七人也被人们称之为“全真七子”。

随着这几位弟子的道行逐渐成熟,后来的他们也分别创立了不同的教派,为道教的发展继续做着贡献。那么,王重阳的这七位弟子分别是谁?他们又创立了哪些不同的教派呢?

第一位弟子名为马丹阳,他所创办的是“遇仙派”。根据史书中的资料记载显示,马丹阳出生于山东宁海地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家子弟。年轻时,马丹阳放弃了为官的机会,投身到道教之中,成为王重阳的嫡传弟子。

在此期间,王重阳将全真秘诀传授给了马丹阳,随后,他前往终南山的芝阳洞创办了全真遇仙派。后来,世人也将马丹阳称为“丹阳真人”。在马丹阳修道期间,他曾写下《丹阳真人语录》、《神光灿》、《渐悟集》等著作,而这些著作,也为道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位弟子名为孙不二,她所创办的是“清净派”。作为王重阳七名嫡传弟子中唯一一位女弟子,孙不二同时也是马丹阳的妻子,她的封号为“清净渊真德顺真人”。

在孙不二在世时,曾创立了全真教清净派,后来,她在家面壁炼心七年的时间,待到功成后,她也在洛阳地区完成了羽化。在《道教精华录》之中,孙不二所著的《孙不二元君传授丹道秘术》等内容也得到了收录。

第三位弟子名为谭处端,他所创办的是“南无派”。相传,曾经的谭处端患有风痹之症,虽多年努力求医问药,却仍没有什么成效。后期,他听闻王重阳来到山东传道,便前去求医,而当王重阳将其风痹之症成功治好后,谭处端便从此跟随王重阳苦心修炼。

当王重阳逝世后,谭处端便创建了全真道南无派,并被封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在其在世期间,更是留下了二百多首道教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分内容,更是流传至今。

第四位弟子名为郝大通,他所创办的是“华山派”。在王重阳来到关西至宁海传播全真教的过程中,他发现郝大通有着非凡的资质,就这样,他也努力感化郝大通,希望他能够出家修道。

在王重阳的不断努力之下,郝大通拜其为师,并创建了华山派。而凭借着较强的能力,郝大通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道教著作,如《示教直言》等。

第五位弟子名为王处一,他所创办的是“嵛山派”。自被王重阳收为弟子以来,王处一便长时间隐居修炼,后期,王处一独自一人前去文登铁槎山云光洞,并在洞中足足修炼了九年的时间,而这也使得很多人都将其称为是“铁脚仙人”。

在其修道过程中,也曾写下《清真集》、《云光集》等珍贵的道教著作。对于“嵛山派”的修行及传教活动来说,王处一所留下的著作也有着一定的指引作用,并为其弟子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第六位弟子名为刘处玄,他所创办的是“随山派”。刘处玄是东莱人,而他与王重阳相逢的地点在掖城。相传,在王重阳带着马丹阳等人于掖城传道期间,将刘处玄收为徒弟,自此也开启了刘处玄的修道生涯。

在王重阳去世后,刘处玄便独自一人隐居于京洛静心修炼,以求能够对道教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而直至其五十六岁那年,方才羽化登仙。在修道期间,其著作有《黄庭内景玉经注》等,而这些著作,对于道教的进一步传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最后一位弟子名为丘处机,其创办的是“龙门派”。据史书记载,丘处机为登州栖霞人,在其十九岁那年,便正式拜王重阳为师,开始了对于道教的学习、研究与修炼。

在王重阳羽化后,丘处机曾经来到陕西石爵溪洞穴内足足住了六年的时间,后来,他也来到了龙门山隐居,并继续精修了七年。曾经,丘处机多次到访崂山,并最终开创了全真道教的“龙门派”,并将道教思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在元武宗至大三年时,丘处机被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在其生前,曾写下《磻溪集》、《大丹直指》等著作,并为道教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结语:

对于王重阳的这七名弟子来说,尽管他们所创办的派别各有各的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七人都非常注重精神境界以及自身的道教修养。而在不同的派别当中,他们也能够对道教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帮助更多的修道人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以此促进道教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纵观道教的整个发展历程便会发现,这七名弟子所创办的派别,无一不是为了促进道教的繁荣发展,而他们留下的许多宝贵著作,更是为后人了解道教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如今,王重阳这七名弟子所留下的许多著作、心得,仍然是道教修行者们广为流传的经典文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会有更多人通过此类著作,了解到道教的真正内涵,并体会到这一宗教的博大精深之处。

0 阅读:2

苹苹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