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上台前,大陆拿出台海方案,台当局的退路,未来只有一条

剑道2049 2024-05-14 15:05:05

距离赖清德上台已经不到一周时间了,过去号称“台独金孙”的赖清德,近日却突然“怂”了。

赶在5月20号之前,美国国会研究处就透露称,这位新领导人赖清德就已经向美方承诺称,未来将遵循蔡英文所谓“四个坚持”的两岸路线,并不会寻求独立议题。

但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地区要如何发展和管理,大陆方面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案。

(赖清德)

日前,大陆官方一个栏目就以“金门模式可以适用于整个台湾海峡”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先是对过去几个月里,大陆在金门海域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番总结。称自金门撞船事故发生后,中国海警对金门海域执法巡查的频率已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了。上个月,大陆海警就对附近海域,展开了四次执法巡查活动,而这个月仅仅两周,巡查次数就已经达到了五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岛内媒体对这一系列动态的关注度,却在不断下滑。在2月份撞船事故发生时,岛内对大陆的各项动作高度关注,台当局提出的所谓“禁限制水域”一词,更是成为了岛内媒体频繁报道的关键词。然而,随着大陆海警船和检查船的不断巡查,以及逐渐突破台当局设定的“限制线”,岛内媒体也知趣地不再提这词了。

如今,大陆在金门水域的活动大幅增加,海警、海事、海监以及渔政部门都将逐步在金门海域亮相。在这样的背景下,岛内媒体的关注,就转向了所谓的“海域管辖权”上。

但随着大陆安全救援演练的实施,海警在金门水域的管辖分工,以及协作机制也变得日益成熟起来。与此同时,金门渔民对大陆海警的好感度也在逐渐提高,这不仅改善了双方的互动关系,也在岛内媒体中引起了积极的共鸣,负面情绪有了显著减少。

总之,这一系列变化,体现出的就是“金门模式”的实际影响力,不仅逐步打破了台当局所设置的所谓“底线”,而且有效拓宽了台湾民众对大陆行动的接受度。

(大陆海警船在金门海域巡查)

并且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海峡两岸来说,金门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其与福建的小三通就是两岸交流的窗口。所以从更深层次来看,“金门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是对单一地区策略的探索,更是为整个台湾海峡地区未来的交流与合作,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框架。这就意味着应对台海局势,大陆的三步走策略,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对此,岛内媒体也给出分析称,当下一旦有了第一步,未来就会有第二步和第三步。而接下来第二步叫做“台海模式”,第三步则为“台湾模式”。

其认为,当下金门模式,所涵盖的范围就是外离岛,即包含了金门、乌丘、马祖以及东引。现在大陆海警船、海监船等在这些地方的演练和巡航,已经从常态化变成了多元化。之后这个模式将原封不动地搬到台海,而台海就包括了澎湖在内。

而澎湖对于台当局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重要节点,更是其军事、战略、经济等方面的关键所在。由于澎湖群岛地处台湾海峡中部,一旦大陆海警将管辖权推进到该地,那么将使得台湾地区的防御线后撤,届时将增加台湾整体的军事安全压力。

最后则是台湾模式,即常态化管辖逐步扩展到整个台湾海峡。

(金门海域)

而反之台当局这边,除了政治性的喊话之外,没有任何作为,并且由于实力不对等,也很难有所作为。

四月初的时候,台当局曾策划了一场所谓的“火炮射击演练”,但在大陆方面的警告下,台当局提前一天发布公告,连夜撤销演习;此外,不久前,大陆一艘渔船突然现身新竹外海附近,当时距离仅有6海里,算得上是进入台湾海域的“内水”了,而对此台当局给出的说法,也只是因风浪太大导致的。

所以由此来看,面对大陆方面的行动,台当局只敢说不敢做。

而对于即将上台的赖清德来说,在大陆方面实施的这一行动下,其可以做的选择相当有限,唯一的道路就是“让主权保治权”。这里的主权,所涉及到的是实际可行的、具有决定性的领域,如执法权、管辖权、航权、空权以及海权等。这些都是一个政府自主运作的基础,是确保其政策得以执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而所谓保留的“治权”,在这个语境下,则是指赖清德保持其领导人地位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口头上的权力和影响力。也就是对内对外宣布的政策宣言等,但是最终也有可能迫于外界压力而难以完全实施。

(台军火炮射击演习)

总之,未来台湾问题如何处理,大陆已经把剧本写出来了。而台当局这边,与其畏首畏尾,不如积极同大陆展开沟通,寻求一条和平稳定的发展道路。

0 阅读:71

剑道2049

简介:看剑道2049,品社会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