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公园:来此体会什么是化风雨为甘霖丨江冰

文化学人 2024-03-10 23:20:27

黄花岗公园,书写着广州历史上特殊一页。七十二烈士惊天动地,为这座世俗而务实的城市留下了沉痛一笔,也是羊城的深沉底蕴——近现代革命发源地是也。

风雨如磐的年代,茫茫黑夜中有持火者,孤独战斗;命运小舟驶向何处?不惜奔赴大海,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黄花岗公园在黄花文化馆举办 《黄花正气·巾帼风骨--徐宗汉与中国民主革命展》。

简单的开幕式,有一条幅高高垂下,八个大字“黄花正气·巾帼风骨”——写得顶天立地,书法气魄雄伟,恰与展览气场呼应。

来此怀念中国妇女运动解放的先锋——徐宗汉,晚清民初真正的奇侠女神。一生传奇,光彩熠熠,令人回味无穷:

今日欢歌笑语,当有先人献身换取。

我最看重策展人武洹宇博士的一席话:

——在那个年代,但凡正经人家的女子,是不能一个人出门上街的。今天在座的很多嘉宾也是女性,我们早上出门的时候,可能根本不会多想什么。

——但即使就是这样抬起脚、推开门的权利,也要经过好几代人付出今天难以想象的代价,才可能实现。

——1911年被通缉的那位李徐佩萱,是当时广州城里的顶级贵妇,展览的第一部分,就会看到她的家世。

——当时她不仅经常出门,而且还和另一位女扮男装的闺蜜,创建了整个广东地区最早的女学堂,还有中国最早的一所红十字会,甚至还到马来西亚发展事业,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回国以后,她很快成长为广州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并且改了一个更加中性的,蕴含革命思想的名字——徐宗汉。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她认识黄兴之前。直到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在营救黄兴的过程中,才发生了一段非常传奇的的爱情故事。

徐宗汉事迹展览办得形象生动,怀念之情漾溢,真正的晚清民初奇侠女子:

英姿勃发,浩气长存。

徐宗汉一幅轮船上凭栏远眺的照片,被策展人放大置于显赫位置,又放大为面部特写再次突出;

女主角目光炯炯有神,似有无限话语,穿越岁月,令我怦然心动。

观毕展览,我独自沿阶而上,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谒。同时,再见见校友林觉民。

园内花木苍翠,微风下树叶飘零满地。独自一人在陵园里走了一圈,慢慢思索,久久怀念。

坐在池塘边写上几句话——

又见到林觉民名字,别有一份缘分。

林觉民(1987~1911)为七十二烈士之一,24岁英勇就义,临刑前留下《与妻书》感动世人,两年后妻子抑郁而终。

《与妻书》因收入中学课本,而使得觉民校友名扬天下。

他是福州第一中学的学生,而我就高中毕业于此校。可以说,他是我的前辈校友。

更大的缘分还在于: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黄筠女士——林觉民的孙媳妇。她对我考大学中文系走文学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筠老师为一中名师,近百岁方驾鹤西去,我在怀念文章里写到:

由于我父亲刚调到福州市区工作,我在三中只读了半年,就转学到福州第一中学(1970年9月)。

那是一所百年老校,第一任校长是清朝皇帝的老师,出过林觉民、邓拓等名人。

我在那所学校里遇到了语文老师黄筠,她是《与妻书》作者林觉民的孙媳妇,一位中年女性,端庄而美丽。

黄老师多次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讲解,并鼓励我富有文采的写作:写细节,写日常生活。

这,奠定了恢复高考我即考上大学中文系的基础。

所以,在20年前回福州一中母校探访时,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记载黄筠老师对我的教诲。

回南天收潮转晴,林子里的阳光斑斑驳驳,格外珍贵。轻风拂面,一时想起《与妻书》最感人的句子: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轻轻诵读,再次心痛不已。二十出头,新婚夫妻言之生离死别,何其伤感?全在青年觉民内心已有为国为民赴汤蹈火之壮志。

无论是铮铮铁骨,还是柔情似水,无论是徐宗汉,还是林觉民,都担当起文天祥的千古名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晚清民初就是那样一个“沧海横流”的大时代呵!

林觉民如此,黄兴如此,徐宗汉如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均如此。

烈士陵园中有一盆黄花,迎风摇曳,一时恍惚,或与觉民校友心有灵犀。

广州黄花岗呵,我来此怀念民国侠女徐宗汉,也见见前辈校友林觉民烈士,悉心体会什么是化风雨为甘霖:

化风雨为甘霖兮,献生命而为苍生。

2024-3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来源:云上岭南作者:江冰

发布:何媒矩阵(作者授权发布)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