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台岛政坛又一次被一场特殊的“约谈”搅得风生水起。

美国在台协会直接找上了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点名谈防务预算,台岛这两年防务预算越涨越快,蓝绿两党明里暗里较劲,美方又在关键时刻插手,台岛局势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美方“约谈”蓝营,背后算盘何在?毫不夸张地说,2025年台岛的防务预算已经成为岛内外多方势力角力的“主战场”。赖清德政府高调宣布2025年防务预算达到6479亿新台币,占到GDP的2.45%。而2026年,这个数字更是预计达到9495亿新台币,占GDP的3.32%。

台当局解释说,这次预算大涨是因为把“海巡署”算进了防务体系,还说是“北约标准”。可岛内外都明白,这不过是账面上的花样。预算数字飞涨,台军真正拿到手的是什么?又有多少是外部势力的“套路”?
这两年,台岛对美军购合同金额已经突破6500亿新台币,但大部分装备迟迟未交付,岛内早有人质疑,美方的军售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不少装备甚至被爆出是“旧货”,有的甚至是“二手产品”。
台军战力有没有提升,民众心里其实有数。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岛内民众的疑虑也在加深。更要命的是,蓝绿两党之前在防务预算上还算“心照不宣”,但到了今年,党内利益之争愈演愈烈,防务预算成了各路人马的博弅焦点。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在台协会对郑丽文的“约谈”,无疑是想给蓝营“打预防针”。美方真正关心的不是台岛能不能“自保”,而是要确保台岛的防务预算稳稳当当,成为他们和我国谈判桌上的一个“筹码”。
美国政坛今年又要大选,特朗普阵营对华政策风向时紧时松,美方急着让台岛把防务预算落实,就是怕到时候没有“底牌”可用。
台岛的防务预算怎么就成了美方的“杠杆”?其实,过去几年,美方对台军售迟迟未兑现,关键装备总是“画大饼”,台军实际拿到的东西远不如账面数字那样体面。岛内质疑声越来越大,有人说这是“缴保护费,有名无实”。

赖清德政府明知如此,还要把预算往上推,说到底,是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党争中两头押宝。美方这时候插手,逼着蓝绿两党“统一口径”,看似维护“台岛安全”,实际上是把台岛推向更深的“安全依赖”。
岛内蓝营一度在防务预算上不太发声,毕竟“安全”是普遍诉求。但今年不同了,党内博弈激烈,防务预算成了抢占话语权的“新阵地”。
有的人主张“适度让步”,有的人强硬要求“压缩预算”,导致蓝营立场越来越分裂。美国在台协会“约谈”郑丽文,无非是想让蓝营不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否则美方的战略部署就要落空。

说到底,台岛防务预算的涨跌根本不是安全的保障,而是外部势力博弈下的产物。所谓的“北约标准”,说穿了就是套用一套看起来很“专业”的数字游戏,实质上并不具备实战意义。美方要的是台岛“听话”,把预算搞到位,好在关键时刻有资本和我国讨价还价。
台岛政客们表面一本正经,实际上心知肚明:只要外部势力一施压,内部博弈一激烈,所谓的“防务共识”就能被轻易打破。
更值得关注的是,台岛对美军购大单迟迟未能兑现,美方的承诺始终打折扣。岛内民众早已看穿这一点,舆论场上关于“买保护费”的声音越来越大。

台军看似“装备升级”,实际上拿到的东西远不如预算数字那样耀眼。外部势力的“安全承诺”往往只是一纸空文,台岛真正的安全,能靠这种“账面游戏”维持多久?
虚高预算难掩真相,台海未来路在何方?再说到台岛的政治底线,“九二共识”始终是两岸关系的“压舱石”。无论蓝营还是绿营,只要在这个问题上模糊立场,后果都不会轻松。个别政客妄图“淡化”甚至“否定”九二共识,结果只会让台岛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历史已经证明,挑战两岸关系底线,终究会被现实狠狠“教育”。蓝营如果想在未来台岛政治格局中争取主动,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态,一旦动摇立场,既难以获得岛内信任,也难以获得大陆善意。
回头看这几年,台岛在“安全”问题上一再押注外部势力,结果是防务预算越涨,安全感却越发“虚无”。美方推动台岛加大防务投入,表面说是“协防”,实则是“借台制华”。

台岛被裹挟其中,越来越像一颗“棋子”,主动权越来越少。想要真正安全,还是得回归两岸对话和合作的正轨。靠堆预算、买装备、听外部指挥,注定走不远。
实际上,2025年的台海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持续加大国防投入,提升综合作战能力,台岛的所谓“防务自主”早已失去实际意义。不论外部势力怎么折腾,台岛内斗再怎么激烈,决定台海走向的关键始终在大陆手里。
蓝绿两党争得再凶,预算数字再高,都改变不了台海大势。台岛真正需要的是看清现实,回到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来。

如果台岛还幻想通过虚高预算和外部保障来获得“安全”,那只能说是自欺欺人。美方的算盘打得再精,蓝营绿营争得再热闹,台海的稳定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台岛政客们把“安全感”寄托在外部承诺和预算数字上,到头来只会发现,这条路走得越远,陷阱越多。
最后说一句,台岛防务预算之争,说白了就是一场内外势力的较量。美方“约谈”蓝营,蓝绿党争升级,表面上是“为台岛安全”,实际上是各取所需、各怀鬼胎。

虚高的预算、难以兑现的军购、不断上演的党争,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真正决定台海命运的,既不是美方的承诺,也不是岛内的喧嚣,而是大陆坚实的军事实力和一贯的底线。
台岛还要在这场数字游戏里兜圈子多久?所谓“安全感”,究竟能撑几轮风浪?历史的答案,其实早已写在台海的波涛之下。
参考:“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