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AI同事来了!你的岗位,会被取代还是升级?

2025年的职场,正在经历一场“智能重组”。AI不再只是技术部门的专属话题,而是开始进入每一个普通人的办公日常。有人因为

2025年的职场,正在经历一场“智能重组”。AI不再只是技术部门的专属话题,而是开始进入每一个普通人的办公日常。有人因为AI效率倍增,一人能顶三人,也有人在岗位重构中,担心被自动化流程偷偷取代。

麦肯锡《工作新未来》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约3亿全职工作将受到AI自动化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失业潮,而是意味着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人类与智能体的协作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麦肯锡《工作新未来》报告分析了5种技能在2030年的趋势变化

一、AI替代的边界:岗位不会消失,但任务会重排

“AI是否会取代我?”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变化不是岗位消失,而是岗位内的“任务组合”在被智能体重塑。

以财务部门为例,以往会计需要人工完成报销审核、发票匹配、凭证生成等任务,如今,AI Agent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全流程。人类的角色从“执行者”变成“流程的设计者和监督者”。

智能体的普及,正在推动这种分工变化加速发生,不同厂商正从各自擅长的角度切入:

微软Copilot帮助知识型员工完成文档生成、邮件摘要与会议纪要;百度文心智能体主攻自然语言理解,广泛用于客服和内容生成;金智维Ki-AgentS在企业流程智能化上深耕多年,结合数字员工系统,将AI能力嵌入财务、政务、制造等场景,实现端到端的任务执行。

这些智能体共同推动了一个趋势:AI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在悄然接管繁琐、重复的环节,让人类回到决策与创造的核心。

二、哪些岗位将率先与智能体共事?

AI不会一夜之间取代所有岗位,但它会率先在某些高重复、高标准化的职能中扎根,并逐步向需要判断的岗位延伸。

在企业财务领域,智能体能自动核账、生成报表、智能预测现金流,像金智维Ki-AgentS就能在多系统间自动提取与整合数据,帮助财务人员专注于战略分析;在人力资源中,AI可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筛选简历、匹配岗位、预测流失率,百度、智联等平台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在风控与法务环节,智能体通过知识图谱与多模型分析,快速识别异常风险,提升企业合规效率。

这意味着,AI最先进入的岗位,并非最危险的岗位,而是最容易被赋能的岗位。它不会夺走人类的工作,而是重新定义人的价值,意味着你不再需要做重复的判断,而是更多的去设计、监督和优化AI的判断。

三、从工具使用到智能协作,AI素养正成为职场底层能力

AI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正在从“会用工具”升级为“会配置任务”,这背后,智能体平台的发展方向起了关键作用。

目前主流智能体平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型驱动型,例如阿里云、百度、OpenAI等,它们侧重算法与生成内容,擅长语言理解和表达;另一类是流程驱动型,如金智维、UiPath,它们强调任务编排、系统衔接与执行闭环。前者能快速生成内容,但难以深度嵌入业务场景;后者则通过与企业系统对接,让AI真正成为可控、可追踪的生产力。

例如在银行与保险行业,金智维的Ki-AgentS与K-APA智能体能让AI Agent与数字员工协同执行报表生成、风险识别、客户通知等任务,构建起完整的流程闭环。这种流程驱动模式,让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高可靠度的智能化执行。目前,金智维智能体已经广泛落地于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围绕制造业、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等通用场景,持续打造开箱即用型行业智能体,全面赋能企业运营效率与决策能力的提升,还凭借Ki-AgentS多次入选行业知名报告,例如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2025)”、融中2024-2025年度智能体领域创新领军企业”等。

相比之下,一些模型平台虽在语言理解上表现突出,但落地过程中常面临“结果无法直接执行”的问题,这正是未来企业智能化的分水岭:谁能让AI真正执行,而不仅仅生成内容,谁就更接近生产力本身。

四、2025年的AI职场:从“会用”到“会协作”

德勤2025年相关调研及战略声明显示,未来职场中,AI高适应人群普遍具备三类核心素养:

1、Prompt表达力:能精准描述需求,让AI理解“你要什么”;

2、数据思维:能用数据验证、优化AI输出;

3、流程协同力:能将AI嵌入真实业务流,而非停留在工具层面。

许多领先厂商已开始推动这类能力的培养。例如,金智维的智能体应用训练营帮助企业员工掌握低代码配置与任务流编排,让AI真正成为生产工具;来也科技、百度等厂商也在布局AI使用培训,推动AI素养普及化。换句话说,AI时代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掌握多少技术,而在于你能否用AI完成别人做不到的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在《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中指出,AI将造成全球22%的就业机会面临变革,77%的雇主计划通过“升级员工技能”应对AI变革,让员工适配新岗位需求。

显然,这场变革不会淘汰人类,而是淘汰那些不懂与智能体协作的人。真正的职场竞争,不在岗位本身,而在思维方式:你是被AI管理的人,还是能管理AI的人?

在2025的职场生态中,学会与智能体共事,比学会AI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