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澳門語言研究三十年與未來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澳門訊】由澳門語言學會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協辦的澳門語言研究三十年與未來發展研討會,於2025年11月8-9日在

【澳門訊】由澳門語言學會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協辦的澳門語言研究三十年與未來發展研討會,於2025年11月8-9日在澳門科技大學圓滿結束。是次研討會,圍繞澳門語言與文化領域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聚焦多語共存背景下的語言政策、語言教育、跨文化交流與智慧時代語言生活等前沿議題,吸引海內外近90位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學科發展新格局。

開幕式合影

開幕式於11月8日上午9時30分在澳門科技大學N座101大禮堂會議隆重舉行,出席嘉賓包括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吳志良會長、澳門保安高等學校黃子暉校長、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李沛霖會長、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院長、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徐傑院長、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孔子學院陳忠副院長、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金立賢院長、化地瑪聖母女子中學劉麗妹校長、澳門孔子研究會喬梁榮譽會長、澳門中華教育會岑耀昌副理事長、澳門語言學會黃翊會長、馬雲骎理事長、郭濟修監事長等。

澳門語言學會副會長、澳門科技大學副教授胡波主持開幕式。吳志良主席、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教授、黃翊會長和張洪明院長先後致辭。

吳志良主席致辭

吳志良主席致辭中指出,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是一座獨特的“語言實驗室”。他強調,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權力結構的鏡像與文化認同的載體。回歸以來,澳門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實現了語言政策的平穩過渡,構建出“多語分層共生”的獨特模式,為全球多語社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他呼籲學界以澳門為鏡,繼續關注語言背後的權力關係與文明對話價值。

李宇明教授視頻致辭

李宇明教授視頻致辭中指出,澳門語言學會在推動中文正式語文地位在法律層面的確立、系統開展普通話研究與推廣、以及宣導“簡繁由之”的漢字使用理念三大領域的突出貢獻,兼具學術遠見與現實價值。依託澳門獨特的語言資源、區位優勢及人才儲備,澳門語言學會必將在促進中文國際交流、連接兩岸四地、服務中葡平臺建設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樞紐作用,為國家語言能力提升與時代進步貢獻更多澳門智慧。

黃翊會長致辭

黃翊會長致辭中表示,澳門語言學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在創會會長程祥徽教授的帶領下,學會積極推動中文官方地位落實、推廣普通話,並主張“簡繁由之”的漢字使用理念,為澳門語言生態的建設作出重要貢獻。黃翊強調,未來學會將繼續深化語言治理研究、推動語言博物館建設、創新語言教育實踐,並加強與國際學界的交流合作,助力澳門成為語言研究與文化交流的樞紐。

張洪明講座教授致辭

張洪明講座教授在致辭中代表協辦單位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指出本次研討會是對過去三十年澳門語言研究歷程的深情回顧和歷史總結,也是擘畫發展新藍圖的關鍵契機。張洪明講座教授還以「大模型時代的語言研究:挑戰與機遇」為題發表學術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張振興,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曹志耘,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教授胡建華、韓國中國語文教育學會長金錫永,澳門大學特聘教授徐傑,在開幕式後發表了主旨報告,分別圍繞慶祝澳門語言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方言字文化、說與不說的語用含意、全球華語分佈與詞彙互滲、語言對思想邊界的定義作用與外語學習的多重意義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11月9日上午,澳門大學教授袁毓林,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吳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司富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維佳,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郭龍生,先後在閉幕式上發表了主旨報告,分別圍繞打造“小而美”的語言模型可能性、大語言模型與評價理論融合的情感分析、多元文化地域在AI時代的語言生活、比較視閾下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程祥徽先生的學術成就與啟示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最後,澳門語言學會理事、澳門科技大學副教授魏慧萍,澳門語言學會副會長、澳門科技大學副教授胡波先後做了會議總結和致謝,對會議所聚焦的人工智慧時代語言研究、語言政策等學術議題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總結與展望,並對全體參會學者和長期支持澳門語言學會發展的前輩學者表達誠摯謝意。

魏慧萍副教授做會議總結

胡波副教授致謝

是次研討會設有多場分組論壇,議題涵蓋“澳門回歸以來語言文化發展”“語言變遷與語言政策”“多語地區的跨文化研究”“智慧時代的語言生活”等多個前沿領域,與會學者回顧了澳門語言研究過去三十年來取得的學術成果和社會貢獻,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推動語言學、文化學、教育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強化澳門在國際語言研究領域的橋樑與樞紐作用。會議旨在積極促進語言多樣性、文化多元性和社會融合,為構建包容開放、互學互鑑的學術生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