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级!日本附近惊现“台风”,风眼太空可见!分析:冷涡出击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5-16 21:55:48

你可能还记得,这两天我国大部地区都遭遇了一次激烈的冷空气袭击,气温虽然下降并不剧烈,但冷空气南下前我国中东部多地气温炎热,在这一冷一热之间,极端大风天气发生。5月14日入夜后,在北京、河北北部等地上空造就壮观火烧云的那条普通云带,以非常高的速度向南移动。在气象上这有个术语,叫”快行冷锋“。而这道快行冷锋进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时,在当地激起了强对流云团。

一、日本附近惊现“台风”

5月15日凌晨,这些强对流云团在河南西北部激起极端狂风。这场狂风有四个特点:第一是范围大,新乡、郑州、许昌等都出现了10级以上大风,郑州全境风力几乎都超过了7级;第二是起风迅猛。从几乎风平浪静到狂风呼啸,就在半小时之内。第三是风力很大。武陟、汝州、宜阳等国家级气象站记录到11~12级阵风,嵩山阵风高达34.9m/s,郑州巩义山川自动站阵风达到38.1m/s(13级),和普通台风登陆时相当。

这股冷空气的来头可不小,它是由西伯利亚冷涡携带的高空槽引导下,从西风带上切断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冷空气在我国停留了一天后,就迅速向东移动,冲入了大海,与海洋上的暖空气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结果在日本海上空形成了一个醒目的温带气旋。

二、风眼太空可见!

温带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环流系统,它是由冷暖空气的横向温差引起的,通常呈现出一个低压中心,周围环绕着一系列的等压线。温带气旋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高纬度地区,它们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一般从西向东移动,速度较慢。温带气旋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形成、发展、成熟和消亡。在发展和成熟阶段,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不断下降,冷暖空气的温差不断增大,环流强度不断增强,降水范围不断扩大,风力也不断加大。温带气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它们经常带来阴雨雪天气,有时还会引发强对流天气,如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这次在日本海上空形成的温带气旋,却有些与众不同。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形成到成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而且它的中心气压下降得很快,迅速达到了990百帕以下。日本气象厅一度对其发布了烈风警报,指出这个温带气旋附近存在7级或7级以上的大风区。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外形也非常像一个台风,有着明显的螺旋形状,甚至在中心还发展出了一个类似风眼的结构。这在温带气旋中是非常罕见的,因为温带气旋的中心通常是一个扁平的低压区,而不是一个圆形的低压区。它表明温带气旋的强度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不仅在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甚至在太空中也能看到它的风眼,就像一个巨大的眼睛在海面上盯着你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三、分析:冷涡出击

那么,这次温带气旋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强盛呢?这主要是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差过大,以及海洋上的水汽供应充足所致。冷空气和暖空气的温差越大,温带气旋的发展越强,而这次冷空气的来源是西伯利亚冷涡,它是一种非常强劲的冷空气源,它可以将极地的寒冷空气带到低纬度地区,造成极大的温差。而这次冷空气南下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海洋上的暖空气,这些暖空气是日本海等地形成的,它们含有不少的温暖湿润的气团,可以为温带气旋提供充足的水汽和潜热。当冷暖空气在日本海上空相遇时,就产生了剧烈的对流运动,使得温带气旋迅速增强,形成了类似台风的特征。

根据超级计算机的分析,从环流形势上看,这次温带气旋的形成,正是西伯利亚冷涡快速出击的结果。之前,西伯利亚冷涡出击,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了强对流大风,5月16日,切断南下的冷涡进一步南下到日本海附近,在底层形成了形态更加完整的温带气旋系统,而在高空,冷涡的中心则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北方,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切变系统,这就为温带气旋的迅速增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温带气旋的移动轨迹上看,它将沿着西风带向东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日本本州岛,并在17日左右影响到日本本州岛的东部和北部地区,给当地带来强风和大雨,甚至可能引发山洪和滑坡等灾害。目前,日本海沿岸部分站点已经记录到10~11级的狂风。

这次温带气旋的迅速发展,在5月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天气现象,它展示了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提醒大家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天气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

1 阅读:1100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4:38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2024-05-17 07:22

    说明今年雨水较多,大风天气较多

中国气象爱好者

简介:天气信息,台风追击,寒潮追击,暴雪追击,气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