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发展不输陈诚,为何抗战前却遭老蒋弃用?

妙之评过去 2024-05-15 03:46:29

在黄埔军校中,诞生了很多后来在我军和国军中都叱咤战场的名将,如一期的国军名将杜聿明、关麟征、胡宗南;我军这边的林总、聂老总、叶帅还有陈赓大将等人。

其中幽默风趣的陈赓大将,在黄埔时还被誉为“黄埔三杰”,而其他两人分别是英年早逝的蒋先云,以及一生中都在与我军为敌,老蒋力行社“十三太保”中的核心人物——贺衷寒。

按理来说,这样一位致力搞破坏和服务老蒋的“忠臣”,应该会被重视才是,但为何抗战前,权力巅峰的贺衷寒却被老蒋弃用,后半生都坐上冷板凳呢?

黄埔三杰,都是湖南人

国军笔杆,深受重用

1900年出生于湖南的他,早年也曾加入我们组织,但因为和张上校(原四方面军总指挥)的矛盾负气而走,回到了湖北武昌一中和湖南当起了教书先生。

在长沙贺衷寒在见识到当时湖南督军赵恒惕虚假“民选”的阴谋后,果断文笔飞舞,以一篇《黄庞案之真相》直击事情的真相、抨击赵恒惕,正值青春血气方刚的他,奋笔疾书为民请命,而此举惹恼了赵恒惕,让其在狱中备受折磨,还是自己家里找关系,才幸免于难。

湖南军阀赵恒惕

出狱之后的他依旧站在反军阀的前沿,在担任上海《时报》的记者期间,他继续用文章探寻救国的主张,但在军阀混战时代,讲的就是“武力”,而自知笔杆破不了局的他,决定投笔从戎,在恩人董必武老先生的写信推荐和盘缠资助下,贺衷寒南下广州加入到了黄埔军校,投身大革命之中。

在黄埔一期生中,也多是全国各地之精英,不过有的人侧重于军事作战,如范汉杰、关麟征、杜聿明等人,而有的人因为之前是学生或者教师出身,因此偏于文职或者政工工作,比如早期的胡宗南和的贺衷寒等人。

有一次学校让学生们写大字报,当过老师的贺衷寒自告奋勇,因写的一手好字还有其胸中的文墨而给了老蒋很深的印象。

入学黄埔一期的贺衷寒(剧照)

而贺衷寒真正被老蒋赏识的还是其组织和收买人心的能力。

当时黄埔学生中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还是有一些小团体存在,比如蒋先云、陈赓大将等人的“青年军人联合会”,起初贺衷寒也是其中骨干(黄埔三杰)。

但因为政见分歧,同时也为迎合老蒋,他又拉拢和分化联合会成员,并拉拢了戴季陶、陈诚等教官们出来站队成立了国父主义学会,而且还大肆招兵买,有事没事找青年军人联合会掐架。

而老蒋本身就很反感“青年军人联合会”,对于贺也是越发的欣赏,以至于在其毕业后将其作为人才送往苏联和日本留学深造。

贺衷寒和他的组织(剧照)

1931年,老蒋在中原大战中解决了拜把子兄弟——李宗仁、冯玉祥,收编张公子之后,本来以为在也没有能阻止其的力量,却没想在中央苏区,何应钦带领的20万国军面对只有3万在主席领导下武器装备残破红军,居然被打的丢盔弃甲,在战役结束后,主席还特地写了“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狠狠打脸了老蒋。

而失败的老蒋在分锅大会上,还是进行了总结,此次作战失败并非是武力不行,而是参战国军多以杂牌和非嫡系为主,这些人刚归顺,作战意志不强,想强大一个人,就得先武装他的心。国军之所以被人撵得四处跑,关键是没有强大的心。

老蒋也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在自己肯定要和日军作战,面对国力、军力均远远超过自己的日本人,本就军队装备差的国军压根就处于先天劣势,更何况没有强大的精神力加持,此纪律涣散贪生怕死的军队如何能与日军抗衡?

因此强化国军的忠诚度和信仰,就需要一位成功学大师来给这些国军进行培训,老蒋自然想到了善于“洗脑”和政工工作的贺衷寒。

贺衷寒在给老蒋嫡系们洗脑

1931年2月,刚回国的贺衷寒被叫到庐山的官邸,老蒋问道

“江西匪军和冯玉祥、李宗仁还不如,为何我军还不能将其彻底剿灭。”

面对老蒋的提问的,贺衷寒看了看老蒋周边的人,然后坚定的说道

“国军之所以战斗力不行,其实不在于下面的士兵,而是军官,这些长官们们平日里骄惰争权夺利,压榨下面的士兵,私自为自己的私欲,完全不将提升部队在战斗力放在前面,实在有负校长的栽培……学生认为能不能依照黄埔军校的做法,定期开展军官训练团培训工作,让他们增强服从领袖、加强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

贺衷寒的建议一出,就立即的到了老蒋身边的毒诸葛杨永泰的支持,这和杨永泰所一直推崇的剿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不谋而合。

杨永泰很欣赏贺衷寒

1932年3月,贺衷寒就被任命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政治宣传处处长,在3月份又接替何应钦的亲信刘建群,成为军事教育处处长。

刚一上任的他首先就在后方和前线开展了短期的“军校特训班”,将这些军队中原有政工干部和毕业生进行短期集训,再让其回到军队中去,同时为了加大对杂牌军的控制,而为了加大对国军的控制,他还在师、旅、团等下设了很多政工单位,直接帮助老蒋可以监控嫡系和杂牌的敌军。

1933年贺衷寒的权势更上一层楼,年7月18日,在老蒋和贺衷寒的组织下,国军第一期军官训练团在庐山成立,分主要培训和对象则是的苏赣湘鄂四省和我军作战的低、中、高级军官。

老蒋在庐山开创军官训练班

这一期军官训练团里面团长是贺衷寒好友陈诚担任,罗卓英为副团长,队员们包含了桂永清、胡宗南、宋希濂等国军黄埔悍将。

而作为同期的贺衷寒则是担任了训练团的所长,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贺衷寒此时在老蒋心中的地位和威望,已是和陈诚等人教官齐平,早超过同期还在担任旅长、团长的黄埔同学们了,甚至于因为组织军官团训练,贺衷寒已经隐隐约约成为国军黄埔学生系的中坚人物。

1935年贺衷寒的权利到达了顶峰,在4月初的汉口召开的第三次国军政政工会议上,贺衷寒又提出了新一轮的整训方案。到了7月,贺衷寒制订了《整军宣传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让其逐步将国军的政训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军“政工”一把手。

可以说此时的贺衷寒已经站在了黄埔学生的顶峰,如果这样下去和陈诚、何应钦等人并驾齐驱成为老蒋肱骨之臣就是早晚的事情。

抗战前官拜中将的贺衷寒

利欲熏心,逼蒋背弃

能力和野心,是相互挂钩的。

能力强的人,野心必然也不小,贺衷寒也是如此,他不愿成为影子只能在暗处活动,能力强的他,渴望在阳光下生活。

一向不是一个很好安分的他,在黄埔期间到老蒋的重用后,一直渴望组建自己的势力。

于是他把手伸到国军内部,而从老蒋第一眼看到他开始,就一直觉得贺衷寒并非池中之物,对其评价为

“这家伙要是有了兵,就没人能控制的住他了。”

贺衷寒的校长贺衷寒

实际上,贺衷寒一直都在明里暗里扩充自己的势力。

1932年,刚从日本回来的贺衷寒,在老蒋二次上台后,组建了一支由黄埔学生组建,只效忠老蒋的“力行社”,在力压戴老板和胡宗南等人成为力行社的领袖,为了控制复兴社,贺衷寒还拉拢了邓文仪和刘咏尧等湖南老乡组建自己的小圈子。

对于内部不同于自己的声音也是疯狂打压,例如力行社第一任社长膝杰,就是贺衷寒的小弟,而且贺衷寒还将复兴社的人安插到了他牵头承办的军官训练团,以至于很多国军中政工干部都是出自于这贺衷寒的门下。

除了控制力行社,贺衷寒也在国军内部广交盟友。

比如陈诚早期就因为是国父主义的一员和其交好,在军官训练团组织以后作为团长和所长的两人关系更为密切,但当陈诚势力不断扩大,且找到了蒋夫人这个靠山之后,就逐渐看不上贺衷寒,于是他又和好友胡宗南结盟,通过力行社为纽带,联络黄埔学生一起以同学会的关系继续拉帮结派。

陈诚上将,和贺衷寒从欣赏到看不起

而显然贺衷寒对于权利的渴望,自然也引起了老蒋的不满,甚至于贺衷寒将手深入国军内部,也触碰到了老蒋的红线

老蒋对贺衷寒虽然信任,但还没到完全放权的地步,别说贺衷寒,就连在他前面的何应钦、陈诚、杨永泰等人,老蒋又何曾100%之信任。

因此对于风头正盛的贺衷寒,老蒋自然要敲打他。

贺衷寒不是成立力行社成立即自己的集团网么?

那我就扶持另外群体来制衡你,于是在1933年老蒋由以康泽为领导,在四川成立了“警察队”,并以川渝当地人“西南人”为基础与“湖南派”打擂台。一时间还分了贺衷寒的权,而这也让这对师生产生了裂痕。

平心而论在1936年之前,老蒋虽然会敲打贺衷寒,但也仅仅是告诉他:

你是我嫡系,但要收敛一点,别做太过了。

贺衷寒的力行社

可接下来的的一件事,却让贺衷寒连嫡系都做不成,直接被老蒋打入了冷宫。

西安事变对很多人来说是机会,但对贺衷寒来说,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灾难。

在老蒋在被扣押西安期间,国军内部则是乱作一团,有主战有主和。

而贺衷寒则选择了前者,他与何应钦是最主张对西安动手的两人,虽然看似出发点是以战促和,但贺衷寒在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更像是借着事变不断争权,乃至想置老蒋于危难之中。

首先,在老蒋被围后,贺衷寒居然越级授意邓文仪让其给驻扎在汉口王耀武与董钊两个精锐师,快速北上通关一线,“应付变乱”。

要知道当时他可不是军事主官,居然明目张胆调动军队。

其次,他还积极接手力行社在南京和武汉等5个城市的机关,要知道当时力行社在南京、武汉和上海等地的机关可都是老蒋直管的,老蒋不在你“夺权”。

除了力行社之外,贺衷寒在组织了南京的国军军校学生,组织了“讨逆赴难团”,到处在社会上制造恐慌气氛,积极求战,而这在蒋夫人等人眼里,这无异于觉得老蒋活够了,不断在刺激张公子撕票的可能。

讨逆赴难团在游行

最后,除了发动力行社和军队学生之外, 他又抛出了一颗重量级炸弹——《敬告民众书》。

让老蒋用生命来保存气节,气的蒋夫人差点晕了过去,为了给自己撑场面,还让其麾下的2000名黄埔学生,以“白衣誓师长”,头戴白布直接奔赴潼关前线,而在时的双方都在谈判桌上博弈,贺衷寒这样做,无异于将老蒋置于火上烤的,生怕张公子不会处理老蒋。

总之贺衷寒,在解救老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急切反向救蒋让老蒋能得以继续信任他才怪。

按老蒋的说法就是

“吾与之赠也,逆吾取之贼也”

1937年6月,在抗战爆发前,彻底失去老蒋信任的贺衷寒被派到了欧美考察军事、政治、经济,明显含有放逐之意。

至此之后,就一直在坐冷板凳。

晚年贺衷寒

晚年贺衷寒在谈到老蒋的时候说到自己被弃用的原因说是他对老蒋没有利用的价值。

但实际上老蒋就算对陈诚和胡宗南也是利用,可为何他俩能一直被信任?

原因其实还在于贺衷寒本人,其野心太大了,大到老蒋都怕控制不了他,而且不同于陈胡一直依附老蒋,贺衷寒是真想自立门户,这是老蒋所不能容忍的……

0 阅读:98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