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菜,真的“绝”吗?健康“吃瘦”大揭秘!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2024-04-26 16:03:5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水煮菜端上了餐桌,尤其减肥人士会用水煮菜来控制热量。但你知道吗?水煮菜如果选不对、煮不对,可能等于白吃。

1

只吃水煮菜能减肥?

只吃水煮菜不一定能让你减肥,却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危害身体健康。

减肥的关键是控制能量的收支平衡,只有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支出,才能减肥。只吃水煮菜,但如果吃特别多,还吃很多能量比较高的菜,比如土豆片、山药片、藕片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能量同样很高,还是会长胖。

而且,不吃肉蛋奶、水果等食物,只吃水煮菜,无法满足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需求,最后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2

水煮菜选不对

热量摄入超乎想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蔬菜的热量都很低。的确,像油麦菜、娃娃菜、芹菜、莴笋等蔬菜,每100g的热量仅为10—20千卡。但也有些蔬菜,因为淀粉含量高,热量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比如——

毛豆的热量高达131千卡/百克;

鲜豌豆、鲜蚕豆的热量高达111千卡/百克;

菱角(老)的热量为101千卡/百克;

荸荠的热量也有61千卡/百克……

而鸡胸肉的热量才118千卡/百克,如果正常吃主食、肉类的情况下,还经常吃这些高淀粉含量的水煮菜,当然就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了,这对于控制体重、“三高”都是不利的。

3

水煮菜煮不对

营养流失损代谢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长时间水煮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钾元素等营养物质流失。而身体中的诸多生理活动都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参与,一旦缺乏,就会影响健康。

比如:所有蛋白质抗体的合成,都需要辅酶来发挥作用,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占据了辅酶的70%以上。如果缺乏,抗体合成不足,免疫力就会下降。B族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代谢营养素”,一旦缺乏可导致代谢失常,增加多种慢病风险。

4

怎样才能健康吃水煮菜呢?

选对菜

如果主食的量正常吃,就要尽量减少前面提到的高淀粉、高热量蔬菜摄入,或者吃这些菜的时候适当少吃主食。除此之外,以下3种蔬菜其实很适合煮着吃。

●芦笋:纤维含量丰富,但维生素C含量较少,不用太担心营养流失。

●西红柿:它富含的番茄红素经过加热更容易析出,而且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也不用担心水煮流失。吃的时候,配合其他富含油脂的食物,就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了。

●胡萝卜:有研究表明,煮熟后的胡萝卜,β-胡萝卜素的含量有所提高,常吃对眼睛好。

少切快煮

对于其他蔬菜,一定要少切,以免营养从切口氧化流失;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断生即可捞出食用,减少营养流失。

想要减少蔬菜营养流失,也可以改煮为蒸。有研究人员用煮、微波、炒、先炒后煮和蒸的五种方式烹饪西兰花,结果发现:先炒后煮和水煮的维生素C损失最大,分别为38%与33%,而蒸煮的维生素C没有明显损失。

只代一餐

正常情况下,选择吃水煮菜进行代餐时,最好是一天只代替其中一餐,其他两餐要正常进食。其他正常的两餐,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即主食、蔬菜、优质蛋白等的合理搭配,既能取得减肥效果,又能保证身体运行状态。

5

掌握技巧,健康“吃瘦”

结构合理

饮食结构合理,是指吃的食物种类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有利于控制热量、促进脂肪代谢。具体来说,各类食物在减重期的选择排序如下:

优质蛋白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水分丰富食物→优质淀粉类食物→优质脂肪。

1. 优质蛋白类食物主要包括:蛋、奶、豆、鱼虾水产、禽肉、畜肉(按照选择优先顺序排列)。优质蛋白既能满足人体维持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以及修复创伤等的需求。同时,由于人体消化蛋白质时所需要消耗的热量高于淀粉和脂肪,减重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类食物也有助于增加代谢。

2. 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主要包括:各类新鲜蔬果、全谷物、粗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往往具有饱腹感强、耐咀嚼等特点,不仅能帮助控制进食量,还可以通过维持餐后血糖水平的平稳,调节胰岛素水平。再加上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改善减重期容易出现的排便不畅问题。

3. 水分丰富食物主要包括:水分含量高的新鲜蔬果、各类清淡的汤羹粥品、豆浆、牛奶等。这类食物不仅能占据一定的胃容量,帮助控制进食量,水分还能促进体内物质能量代谢。

4. 优质淀粉类食物主要包括:全谷物、粗杂粮、加工程度低的淀粉类主食。全谷物、粗杂粮比起精米白面能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这些特点对于促进物质能量代谢、控制进食量都有利。同时,适当摄入淀粉类食物能避免人体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以及由此造成的蛋白质消耗、酮血症等不良后果。多说一句,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生酮饮食(不吃或极少吃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并不建议普通人尝试。

5. 优质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用油和深海鱼,以及原味坚果等。优质脂肪不仅是人体维持正常功能和代谢的必需品,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代谢情况。但毕竟是脂肪,依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在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两个要点:

1. 一定不能忘记保持口味清淡。重油重盐不仅会增加各种慢病风险,还很容易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

2. 优选天然食物。天然食物通常营养素保留更全面,且比加工食品热量低,低油低盐低糖更有利于减重。

牢记吃饭顺序

先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再吃优质蛋白丰富且清淡的蛋奶肉豆制品,最后吃加工程度低的全谷物和粗杂粮。如果条件允许,没有胃肠道疾病,可以在午餐前喝一碗清淡的汤羹,比如蔬菜汤、蛋花汤等,也可以帮助控制午餐摄入的总能量。

选“对”餐具颜色和大小

有研究发现,用规格较小的餐具,用颜色与食物颜色对比强烈的餐具,用蓝色的餐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总进食量。

吃饭时间和停顿

细嚼慢咽,适当增加吃饭时间,能让大脑更容易感受到“吃饱”的信号,从而停止进食。有研究发现,在吃饭中途适当停顿,如接个电话,之后进食的热情也会下降,这大概也是变相“延长”吃饭时间的结果。

食物温度降低

淀粉类食物在放冷后(如放冷的蒸土豆、冷米饭),会因为淀粉老化回生作用而产生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能增加饱腹感,因此能减少一些能量摄入。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河南疾控、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0 阅读:27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简介: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