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一位残疾人吐槽自己出行的不便,本该是社会反思的契机,却成了网络狂欢的对象。
他叫郑智化。那个唱《星星点灯》《水手》的男人。那个从小因脊髓灰质炎失去双腿,却靠音乐点亮了无数人青春的偶像。
而这一次,他没有唱歌。只是讲述了自己在机场登机时的经历——一道25厘米的台阶,让他“连滚带爬”地上飞机。

视频显示,郑智化拄着拐杖,靠工作人员搀扶,用2分多钟才艰难上到舱门。专用轮椅没有出现,升降机与舱门存在落差。
25厘米,足以让一个人寸步难行。
但他发声后,最刺耳的评论却是:
“你哪有连滚带爬?”“机场人家都帮你了,还不感恩?”“残疾人要服务,就该付费。”
你没看错。在21世纪的今天,居然还有人觉得“无障碍”是奢侈。
然而,《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机场和航空公司应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特殊服务。
他要的,不是优待,而是平等。不是特权,而是尊严。
二、他批评的不是机场,而是冷漠郑智化说:“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这句话刺痛了多少人?
他并没有质疑个别工作人员,而是质问这个“连坡道都缺席”的系统。
但网络上的一些声音,却选择“抠字眼”——
“哪有滚?哪有爬?”
他们忘了,这不是语文考试。“连滚带爬”,是狼狈的象征,是一个人尊严被迫低头的写照。当你只能靠别人搀扶、在众人注视中“挪动”,身体和心灵,哪个更疼?
三、“你要感恩”——最虚伪的文明事件发酵后,出现了更多“温柔劝导”的声音:
“人家帮你了,你怎么不说谢谢?”“下次发微博,记得语气温和一点。”
听起来像是公关建议,但骨子里是规训——你受委屈也要有礼貌,你被耻辱也要说谢谢。
这不是文明,这是驯化。
我们习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了“先感恩再提意见”,结果是——制度不改,问题永远不变。
四、他被讨厌,只因为太真从《水手》到《星星点灯》,郑智化一直是那个不愿沉默的人。
他唱:“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他骂:“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
三十年前的歌词,成了今天的现实。他批评公共设施的缺陷,被指责“不懂事”;他讲出心里的愤怒,被说成“带节奏”;他要求平等,被骂成“要特权”。
在一个习惯低头的社会里,最不被欢迎的,往往是那个站着的人。
五、真正的文明,不该让人需要“感恩”我们提供无障碍通道,不是恩赐,而是责任;我们尊重弱者,不是施舍,而是底线。
一个社会的文明,不在高楼的灯火,而在能否让人体面地活着。如果连一个残疾人登机都能引发群嘲,那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郑智化的态度,而是我们的冷漠。
✳️ 写在最后郑智化不是在喊口号,他只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被当作人对待。
当他被逼着道歉,我们却该问一句:是谁,让“讲真话”变成了最危险的事?
文明的奇观,不是25厘米的台阶,而是人心的高度,越来越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