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6盏浦江鱼灯游向海外 从“乡土瑰宝”走向“国际名片”

近日,16盏形制各异、纹饰精妙的浦江鱼灯完成“盛装”打包,从浙江浦江启程运往北京国家非遗馆。这批由浦江鱼灯传承人张必武、

近日,16盏形制各异、纹饰精妙的浦江鱼灯完成“盛装”打包,从浙江浦江启程运往北京国家非遗馆。这批由浦江鱼灯传承人张必武、黄云洲制作的鱼灯,不久后将作为中华文化的使者走出国门,远赴沙特阿拉伯开展交流展出,开启一场跨越亚非两大洲的民俗文化对话。

作为承载浦江近800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16盏鱼灯每一盏都凝结着传统匠心。从骨架搭建的精准塑形,到纹饰绘制的绚丽晕染,每一步都遵循古老技法,既保留着“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寓意,也彰显着中国民间工艺的精湛水准。灯体上的纹饰或具象写实,还原鱼儿游弋的姿态;或融入浦江民俗元素,寄托当地民众对丰收、平安的期盼,让静态的鱼灯成为鲜活的民俗文化载体。

在奔赴沙特之前,这批鱼灯早已是浦江民俗舞台上的 焦点。每逢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浦江城乡总能见到鱼灯巡游的热闹场景——数十盏鱼灯在艺人操控下,时而组队游水,时而盘旋跃龙门,搭配锣鼓、唢呐的欢快旋律,成为唤醒乡土记忆、凝聚民众情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浦江更以鱼灯为核心,打造“鱼灯文化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这门古老技艺从节庆舞台走进日常,既培育了年轻传承力量,也让鱼灯的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元宵节期间,浦江鱼灯随浦江板凳龙进京展演,给北京人民留下深刻记忆,因而再次受到国家非遗馆邀请,入选海外文化交流项目。此次远赴沙特,正是浦江鱼灯从“乡土瑰宝”走向“国际名片”的关键一步,非遗传承团队提前针对海外展示需求优化细节,力求让这一盏盏“文化信物”以最佳状态与沙特民众见面。

据了解,这批鱼灯抵达沙特后,将通过动态展演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海外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魅力。灵动游走的鱼灯姿态、色彩艳丽的灯体造型,不仅会成为中沙文化交流的鲜活纽带,更有望让更多海外民众通过鱼灯探寻背后的浦江文化,让浦江非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一盏鱼灯,跨越山海;一份匠心,连接中外。随着这批浦江鱼灯出嫁,中华传统民俗的光芒将在海外舞台绽放,为国际文化交流注入来自浦江的独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