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这样掏心掏肺地对一个人?
他随口说想吃城西那家店的蛋糕,你二话不说,穿越半个城市去给他买;他半夜说工作遇到难题,你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帮他查资料到天亮;他抱怨生活不易,你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说“先用着,不着急”。
你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围绕着他旋转,心里笃信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我对你这么好,你理所当然也应该对我好。”
直到有一天,你撞上了南墙,头破血流,才幡然醒悟:“我对你好”,和“你必须对我好”,从来就是两码事。这是人性里最致命的认知陷阱。

我的朋友小雅,就是撞上这堵墙的典型。
小雅是我们部门公认的“老好人”。新来的实习生Lily什么都不懂,小雅手把手带,自己的工作做完,还帮Lily改方案,陪她加班到深夜。Lily一句“姐,我好饿”,小雅立刻点外卖送到她工位上。我们都劝小雅,别这么实心眼,小心被当成软柿子。小雅却笑着说:“将心比心嘛,我刚来的时候,也被人帮助过。”
她把Lily当亲妹妹,可Lily似乎并不这么想。
那次部门有一个晋升名额,小雅和Lily都在候选名单里。为了做出漂亮的业绩,小雅连续一个月泡在公司,一个核心项目几乎是她一个人扛下来的。Lily呢?每天准时下班,朋友圈里不是看展就是探店。
汇报那天,小雅傻眼了。Lily拿着和她几乎一模一样的PPT,在台上口若悬河,把所有功劳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只字未提小雅。而小雅,因为过于信任,连备份都没留。
结果毫无悬念,Lily晋升了。
小雅崩溃了,她红着眼眶去质问Lily:“我那么对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Lily搅动着咖啡,头也没抬,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让小雅如坠冰窟的话:“姐,职场不是请客吃饭,你对我好,是你的选择,但我凭什么要为你的人生买单?”
那一刻,小雅才明白,她一直以来的“付出”,在对方眼里,不过是“廉价”的示好,甚至是“愚蠢”的利用。她用自己宝贵的善良,喂饱了一个毫无感恩之心的“白眼狼”。

这个故事,是不是也让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从小被教育“好人有好报”,于是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我毫无保留地付出,就一定能换来同等的回应。但现实是,人性是复杂的,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
你用“真心”这把尺子去度量别人,却忘了别人手里拿的,可能是“利益”的算盘。
你付出的,是时间和情感;对方想要的,是机会和捷径。你们的“价值体系”从一开始就不对等。你指望用苹果换他的橙子,可他心里想的,却是如何把你的苹果树也一并占为己有。
这世上最凉薄的,莫过于此。你的好,成了别人向上爬的垫脚石,事后还被嫌弃地踢开。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善良?
当然要。但请记住,真正的善良,不是无底线的付出,而是带有锋芒的智慧。
你的善良,很贵,要看人给。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掏心掏肺。把你的好,留给那些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的人。对于那些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人,你的善良,就是一把递过去的刀。
守住你的边界,敢于说“不”。 没有边界的善良,就是纵容。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请果断拒绝。你的拒绝,不是自私,而是在保护自己不被消耗。
降低期待,是成年人最好的自律。 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只管善良,剩下的交给时间和人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强求,不执着,才能免于伤害。
“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这句话,只适用于同样善良、同样懂得感恩的人。对于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它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愿你的善良,从此自带锋芒。也愿你看过人性的凉薄,依然有能力,去爱那个值得你付出的自己。
--------------------------------
关于文章讲到的观点,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