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
光气为剧毒气体,反应介质具有燃爆危险性,副反应产物氯化氢具有腐蚀性。
2、电解工艺(氯碱)
电解食盐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易燃气体,氯气是剧毒气体,极易爆炸,且电解溶液腐蚀性强。
3、氯化工艺
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用原料大多具有燃爆危险性,氯气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
4、硝化工艺
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反应物料和硝化剂具有燃爆危险性和强腐蚀性,硝化产物、副产物也具有爆炸危险性。
5、合成氨工艺
合成氨反应条件苛刻,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原料气(氢气、氮气)具有易燃易爆性,反应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容易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
6、裂解(裂化)工艺
该工艺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原料和产物多为易燃易爆的烃类物质,一旦泄漏,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7、氟化工艺
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氟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多数氟化剂具有强腐蚀性、剧毒。
8、加氢工艺
反应物料有燃爆危险性,氢气具有高燃爆危险,加氢为强放热反应,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中易引发爆炸。
9、重氮化工艺
干燥状况下,重氮盐不稳定,受热或摩擦、撞击等作用能发生分解甚至爆炸,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能发生分解导致着火或爆炸。
10、氧化工艺
氧化反应通常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1、过氧化工艺
过氧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若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爆炸。
12、胺基化工艺
反应原料具有毒性和燃爆危险性,胺基化反应可能产生放热等复杂反应,若操作失误,易引发安全事故。
13、磺化工艺
反应原料具有燃爆危险性,磺化剂具有氧化性、强腐蚀性,反应失控可能造成燃爆事故。
14、聚合工艺
聚合反应过程中,若温度、压力等控制不当,容易发生爆聚等事故,产物可能具有可燃性。
15、烷基化工艺
烷基化反应的原料和产物多为易燃易爆物质,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放热失控等风险。
16、新型煤化工工艺
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等,工艺复杂,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条件,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
17、电石生产工艺
电石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原料和产物具有易燃易爆性,且生成的乙炔气体极易爆炸,同时还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18、偶氮化工艺
偶氮化合物极不稳定,受热或摩擦、撞击等作用能发生分解甚至爆炸,所用的肼类化合物高毒,具有腐蚀性。
法规红线:18种工艺的“行为准则”针对18种重点工艺的高风险特性,我国已形成“法律+规章+标准”的多层级监管体系,2021年以来多项新规密集落地,核心要求直指风险管控:
01核心法律: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
- 《安全生产法》(2021修订):核心要求“全员责任制+双重预防”,重点工艺企业须设专职安全机构,硝化、加氢等重大危险源需信息化报备,接受在线监管。
- 《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2024审议):强化全链条管控,重点工艺装置需甲级资质设计,新增化工园区整体风险评估及危化品动态监管要求。
02专项规章:细化工艺操作规范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22修订):重点工艺项目需“专项评价+工艺危评”,硝化工艺必做热失控测试;安全设施未验收严禁开工,需提交数字化管控方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2023修订):氯化、氟化等工艺须配符合国标智能报警系统并联网;建立工艺技术档案,定期开展危害分析。
03技术标准:卡死工艺参数红线
针对具体工艺,近年技术标准持续升级细化:
- 2023年修订的《硝化工艺安全技术规范》将反应釜温度波动控制精度提升至±3℃,要求配备独立的紧急冷却系统;
- 2022年版《氯化工艺安全技术规范》明确氯气储存区需设置双重检测报警点,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
- 2024年第三批淘汰目录新增“间歇式苯胺合成工艺”等5项工艺,现有项目2026年底前须完成改造或淘汰。
智能防护:报警优化系统筑牢“最后防线”对18种重点工艺而言,“早发现、早处置”是遏制事故的关键,而信大科技工艺生产报警优化系统正是这场“安全保卫战”中经过实践验证的“智能哨兵”,其依托数字化闭环管理理念,为高风险工艺筑牢智能防线。
1. 传统报警痛点:别让“狼来了”误事在未优化的系统中,重点工艺的报警常常陷入“两难”:要么参数稍有波动就频繁报警,操作员疲于应付导致“报警疲劳”;要么报警阈值设置过高,真正的风险信号被遗漏。

- 参数精校去无效:集成传感器参数、监测指标阈值等基础信息,形成标准化档案。如某化工企业通过系统录入500 +监测指标,实现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统一管理。
- 实时数据秒监测:对接DCS、PLC等系统的实时数据、报警数据,实时展示工艺参数曲线,支持多屏对比分析。当GT01储罐温度超过高报阈值时,系统自动推送报警记录。
- 三级管控抓重点:遵循国标实现“紧急-重要-一般”分级报警,联动“车间-企业”管控,实时统计报警次数、时长TOP10的点位,分析“泛滥报警”自动标记,提示优化参数设置,操作员无效工作量降70%+。
- 合规追溯省心力:自动记录报警全数据,生成合规报告,重大危险源报警可直连监管平台,满足备案要求。同时支持直接将问题同步至隐患治理流程,形成“报警-确认-整改-闭环”的全流程管理。
3. 系统落地:合规与效率双提升目前,信大科技该系统已在多地化工园区及大型石化企业落地应用,成为企业满足应急管理部智能报警系统配备要求的优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