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声生不息华流季:直到看见张信哲唐人街演唱才懂为何必须是华流季

看声生不息,总有种莫名的自豪感,这种情怀不止时间,还有中华民族自豪感。直到看见先导片中世界华人顶流讲述华人故事,张信哲在

看声生不息,总有种莫名的自豪感,这种情怀不止时间,还有中华民族自豪感。直到看见先导片中世界华人顶流讲述华人故事,张信哲在唐人街演唱,更明白为什么必须是华流季。

很多人说,为什么是华流季,而不是宝岛季2,他和上一季的家年华又有什么区别。

我一开始也这样想。

在声生不息华流季的先导片里,歌唱家刘欢也被问到,为什么是华流,他提到包罗万象。

中华的华,流传的流,讲述华人在世界各地传播文化,经济和精神。

为什么是华流季,不是宝岛季港乐季第二季?和上一季的家年华有什么区别?

声生不息华流季的第一期有什么让人不爽的地方?

1 节目所图甚大,为什么是华流季,不是宝岛季2

从节目的衍生意义看,一定是先把调子定好,不同的视角衍生音乐节目。

声生不息,是一个讲述音乐生命力,绵延不断的节目。

第一季的港乐季,到第二季的宝岛季,地域和时空连接,有足够的沉淀,也有丰富作品演绎。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季的家年华,从一个家的概念,演绎中华一家音乐歌曲,欢迎大家回家,有浓浓的中华民族的家文化。

到了第四季,是再定一个主题还是延续过去大火的港乐,宝岛。

华流季主题曝光,引发争议,为什么是华流季不是宝岛季2?

其实,只要看先导片和第一集,就能明白,节目组所图甚大。

他哪里讲的是一个地域的音乐,根本就是面向全世界的华人,把落脚点在世界各大城市唐人街。

从纽约到旧金山,从马来西亚到泰国,从加拿大到伦敦。

这个以传播华人音乐为己任的《声生不息》,正在四海找寻华人的文化足迹。

不止两岸三地,不止音乐,还有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的经济文化传播等等。

原来,节目组放出讯息,更大的视野看华语音乐的传播。

至于华流季和家年华不同,华流季并不只是欢迎回家,而是走出去寻找华人足迹,看世界传播中华文化。重点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看吧,这个视角看声生不息节目组是不是所图甚大。

2 第一期震撼开场,从唐人街的欧阳靖到张信哲,长沙隔空联唱

先导片是一部精彩的华人文化纪录片,从秦始皇到唐人街街头小店主,从华人科学家到华人作家,华人企业家,华人音乐家,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世界的足迹。

正片音乐从唐人街开场。

唐人街长大的说唱歌手欧阳靖,在街头说这个时代最喜欢的说唱,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华人家庭在国外打拼的经历。

长沙演播厅,我们听见闽南语歌曲,听见华语影视主题曲,从还珠格格到卧虎藏龙。从流行花园,到仙剑奇侠传的主题曲。

从中国功夫歌曲演绎,到国风歌曲。

时间的隧道,空间的广阔,熟悉的音乐调动着我们的神经。

最后结尾,张信哲在旧金山唐人街开演唱会,他在现场唱爱就一个字,和长沙现场来一个歌曲隔空大联动。

声生不息华流季的初舞台,让一首首具体的音乐,仿佛联动起全世界的华人。

你为曾经的音乐感动,为离开的人伤心,更为走向世界的音乐,文化,电影动容,

所以这一次必须是时空更广阔的声生不息华流季,而不是仅仅是一个地域的音乐作品。

开拓一个新赛道,会有更多的故事讲。

3 第一期有什么不爽的点

要说华流季第一期,有什么不爽的点?

一是歌曲很多,流程太快,深挖比较少。

乍一看歌曲很多,从唐人街头的说唱,到长沙舞台的影视主题曲,再到中华文化的国风和功夫主题等,最后大合唱。

但流程完整,深挖不多,像是蜻蜓点水一样略过。

二是选曲多是影视主题曲,有情怀但少代表作

也许是因为声生不息开创就是情怀,这里选曲多耳熟能详的影视主题曲。可以快速调动大家的情怀,还有网络金曲。

但情怀够了,未必是时代代表作,于是就有了闽南语给不熟悉的人唱,每个人都在学唱别人的歌,却不是自己的代表作。

这里就或许很难表现出时代代表作。

三是先导片代表世界华人出发,第一期似乎有点头重脚轻

先导片讲述世界华人的发展史,邀请很多华人重头人物分享心路历程。

现实的第一期音乐舞台,用影视主题和流量金曲代表,似乎有点过于讨巧,头重脚轻的感受。

希望后面系列新的节目,能够有更好的选曲和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华人代表作来呈现,开场这个精彩的华人文化传播概念。

声生不息唐人街街道需要更精彩的表现。

写在后面

从全世界的唐人街到长沙的唐人街街道,我们期待看见更多不一样的音乐演出。

除了传统的影视主题曲和金曲,更多是足够代表世界各地华人的时代金曲代表作和歌手。

从曲风到世界各地,不同时代,毕竟选曲还是第一位的。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小城,探秘生命,写作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