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天才尹希:中国培养了我又能怎样,美国再差我也不会愿意回国

严守说历史 2022-11-24 09:50:56

每一次当中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端和冲突的时候,那些曾经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而毅然决然从国外回国的人,都会被拉出来进行又一次的讨论,当然,讨论都是以赞美为主的。比如钱学森,比如邓稼先,比如前钱三强,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们,在祖国有需要的时候,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投入到一片空白的研究当中,不可谓不伟大。

但是与他们相对比,某些科学家在最紧急的时候选择了留在国外,从而也受到了人们不少的诟病,比如说杨振宁就是这样。虽然说杨振宁有充足的理由,他认为国内的科研环境无法支撑他这个领域的研究,但是人们更看重的可能是那份态度。而与杨振宁相似的是,一位号称物理天才的物理学家尹希,也同样选择留在美国。

并且这位物理天才还公开放话,他承认确实是中国培养了他,但即便如此,美国再差他也不愿意回到国内。尹希有着怎样的人生历程?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物理天才的故事。

尹希出生在1983年的北京,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因此对他的培养也是非常先进和开明的。在小小年纪,尹希就已经展现出了物理学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察觉到儿子的特长之后,父母也有意地把他往这方面培养。

他确实很争气,每一次参加物理大赛的时候,他总是能够捧回来非常理想的成绩。还在读初中的他就已经被北京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人们都称他为物理天才。这份成绩,很快传到了北京的各大高校当中。

当时中国的名校还流行着少年班,为的就是给全国各地的天才少年们一个提前接触高端知识的机会。于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就向尹希抛来的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学校。在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尹希确实也认为中科大的培养方向与他自己的兴趣点相符合,于是便提前就读中科大。

因为读的是少年班,所以尹希大学毕业的时候年纪还很小。毕业之后,他对父母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前往国外深造。他认为国内的科研环境相对比较薄弱,而且科研件也相对落后。为了能够让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他必须要去到国外。

父母对这位天才少年的决定自然是支持的,于是家里人把他送到了美国。他先是来到了哈佛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哪里读博士又成了一个问题。虽然哈佛大学有明确规定,硕士和博士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就读,但是由于尹希的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所以几位教授联名向学校施压。

于是到最后,哈佛大学为这位天才少年破了例,录取了他为本校的物理学博士。这件事情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位物理天才的名声也越传越远,几乎物理学领域的人都知道,尹希是一个怎样的大牛。

在美国就读博士的期间,尹希进一步确定了自己未来的规划,那就是要长长久久的留在美国。他很确定自己所研究的物理学方向,在国内几乎是没有同等的条件支持的。不仅如此,国家对于科研事业的扶持力度也不够,而且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落后,甚至于一些能够支持研究的高端仪器,国内都是没有的。

既然中国无法提供同等的条件,那么留在美国,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为此,尹希退掉了自己的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位彻头彻尾的美国公民。他的这个决定引来了无数人的反对,人人都说他对祖国是背信弃义。

但是尹希却认为,反对他的人都是死心眼儿。他甚至公开对大家说:“的的确确是中国培养了我,这一点我从来都是承认的,但是如今我留在美国,自然有我的考量。我可以对大家说,即使美国再差,我也不会选择回到中国。”

这番话更是让大家反对他的言论进行到了极点,在同胞们的眼中,尹希成了祖国的叛徒,甚至成为了民族的罪人。哪怕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但就凭他这个态度,也足以让人反感和厌恶。于是人人都说,既然他现在放出这样的话,那么以后,中国不会再接纳他。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他,尹希自己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营的有声有色。他在美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高端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并且他还与一位美国的女性结了婚,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

但是任凭他过的再风光,他的同胞们对他的态度都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反对和拒绝。

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也看到了中国新兴科研人员的优秀之处,尹希身在美国,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科技事业的改变。

所以他现在的言论也有了一些变化,他说:“虽然我还留在美国,但是如果祖国有需要,我还是愿意回来的。”只是现在说这些话未免太迟了,中国的网友们也不买账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他曾经的那些言论,也时不时的被人们翻出来。

其实中国并不是不能以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愿意回家的孩子,但是有的人曾经说了伤害祖国的话,说了伤害同胞感情的话,那这件事情就是覆水难受,必定会留下痕迹。

尹希最开始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的的确确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科研环境当时远远比不上美国,他选择留在美国也是明智的。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表达那样决绝的态度。比他还要厉害的前辈杨振宁,在选择留在美国的时候,也并没有把话说死。

1 阅读:379
评论列表
  • 2022-11-24 14:57

    选择留在美国的时候,也并没有把话说死。

严守说历史

简介:说故事共赏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