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宪、朴叙俊、朴宝英《混凝土乌托邦》的镜头语言与幻象隐喻

霧風誌 2023-10-05 00:01:36

《混凝土乌托邦》(又译《乌托邦浩劫》)改编自韩国人气网漫《愉快的被孤立》Part2《愉快的邻居》。

故事以灾难后变为一片废墟的首尔城市为背景,讲述唯一没有倒塌的“皇宫公寓”大楼中的住户们,与来公寓避难的外来者之间的人性斗争,是一部聚焦人性善恶与阶级矛盾的黑色科幻电影。此片将代表韩国电影角逐明年的奥斯卡。

8月我偶然在香港的电影院里看了这部电影,两个多小时期间连一次手机也没看过,完全专注地投入了电影。

可能是有影院大银幕视听效果加持,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我很喜欢!

导演的镜头语言十分有巧思,故事内核则是类似《寄生虫》那类讲人性和阶级的,是韩国电影最擅长的类型,节奏把握得也很精准、点题也够直白明晰,最出彩的部分是主人公亦正亦邪的形象在李秉宪如有神助的演技下散发出人性的幽光。

那时就想着等出了资源一定要写影评,主要是镜头语言需要配图,终于等到最近这部出来了,豆瓣评分也很开分——6.4,看到吓了一跳,然后翻了翻评论都在说女主圣母······好吧,我仿佛和大家看了不同的电影~

但是不管评分,我还是决定按计划写影评来好好夸夸这部电影的闪光点,尤其是导演的镜头语言,有几个场景实在是很有味道。

(以下分析含有剧透,介意的话建议可以先去看电影~)

金永卓作为皇宫公寓“代表”逐渐如鱼得水,不仅展现出领导能力、还深得民心,在他的带领下赶走了外来者,也寻找到了更多的补给品,住户们迎来了欢聚的场景,代表开始热唱。

画面一改冰冷的灰黑色调,呈现出温馨的暖黄色。然而镜头一转,回溯到他第一次来皇宫公寓,我们发现,代表是冒牌的金永卓,他是来找金永卓讨债的,结果愤怒之下残忍地杀了金永卓,杀人后他瘫坐在真正的金永卓家中,这一段的暖光色调更像是一种末日余晖。

同样的色调衔接了两个截然相反情绪的场景——狂欢与杀人,利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给人反转与冲击感,也让冒牌金永卓热唱的场景变得更加具有讽刺意味。

“杀人回忆”结束后再转回热唱的代表的脸,一个拉镜头,从脸部特写逐渐拉远,歌词“空无一人的、你冷清的公寓”相呼应,镜头拉远使人物处于孤立状态,背景中大家都在欢乐地跳舞,而他的表情透出悲凉,氛围由热变冷、由温馨欢乐变得阴森可怖。

接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大家跳舞的影子映在公寓墙面上。影子本身就有着幻象、非实质的含义在,加上前面刚回忆了代表杀人,簇拥着代表舞蹈的人们,给人一种群魔乱舞的恐怖感。

在大远景镜头下,钢筋混凝土废墟中小小的橙黄色火光,正是住户们的乌托邦。

我认为这一幕正是本片的精髓——混凝土乌托邦的幻象隐喻。

另外一个很喜欢的镜头是代表让民成带队搜查窝藏外来者的家,他们把外来者叫做“蟑螂”,民成负责把窝藏“蟑螂”清除完毕后在那家大门涂上红色油漆。

这个镜头妙在红色油漆刷过门上的猫眼,就像一只正在流血的眼睛。油漆流下来的画面,与代表的脸叠化,则是杀人凶手的隐喻。

代表虽然没有下令直接杀掉帮助外来者的住户,也没有把外来者抓来杀掉,但是这种涂红油漆做记号示众,属于严重侮辱他人尊严的行为,与杀人无异。而他也确实把人逼到跳楼了。

就算是末日,人也有该守住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从这个意义上,女主明华一直都态度明确,她善良、是非分明、同理心强、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说话,而且职业是护士自然地把救人摆在首位(不知怎么就被骂圣母了······)

所以最后活下来,也会继续活下去的人是她,明华身上所代表的那些善意、美好的品质,是电影留下的希望之光——劫后余生,太阳重新升起来,如果能活着,就那样,活下去。

最后收留明华的“颠倒屋”设计也很有趣,即使不像皇宫公寓一样矗立着,即使在倒塌的房子里一样能够生活,如果人们足够乐观,还能向新住客炫耀一句“顶高不错吧”。

不必去追求或维护所谓的乌托邦,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有时越是维护,倒塌的时候可能越是惨烈。

电影的结局我也很喜欢,当外面的人问起从皇宫公寓出逃的明华,传闻皇宫公寓会吃人是真的吗?明华回答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

吃人当然是假的,“吃人”却是真的。

“吃人”是一群普通人生活的世界也很常见的事,因为是普通人。

电影很聪明的一点是没有把人物描写得很极端,却在一群普通人中描绘了极端的人性。

什么是很极端的人物呢?例如一个十恶不赦的反派坏蛋、反社会人格连环杀人魔,这里没有这种人。

当然,代表杀了人,藏尸并取代了金永卓,这是这个人物的黑暗面,但不可否认他为了皇宫公寓的住户们做出了贡献,一开始英勇灭火、后面带领大家外出觅食。

正是这些多面的、复杂的东西让这个人物更具悲剧性了——他才是真正的“蟑螂”,可是他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公寓住户。他拼劲全力为了守护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公寓。

最后,他死也要死在他自认为的家里。

外来者把公寓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并死在了里面;而原本的住户民成却逃离了自己家,最终死在了外面。两人的死也是一组讽刺的对照。

想起两人关于家庭的对话,不忍唏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般的理想境地啊。在末日背景下这番言论更显讽刺了。

最后,让我们重新再看一次电影的开头吧!

“我化为一个小点,站在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公寓群众,骤然感到孤独。公寓理应是便利的健康生活安乐窝,因而能让我们把一切都交付于它······”

如果说公寓是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乌托邦,那只是一种幻象,会随着一场地震,不,会随着任何一场灾难而在顷刻之间倒塌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旨最终指向的是,人们真正该守护的并不是这个充满了幻象隐喻的混凝土乌托邦,而是善意、良知、爱、希望······没错,就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被轻视的东西,却是坚固的、不会倒塌的,支撑着人们在这个愈发糟糕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根基。

—END—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