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踹车维权背后的城市痛点:惠州街道办硬核整治公共车位私占

11 月 1 日,惠州伍先生将车停在旅行社门前公共车位,因拒绝店主挪车要求,车辆遭店主猛踹,最终警方调解店主道歉。这起看

11 月 1 日,惠州伍先生将车停在旅行社门前公共车位,因拒绝店主挪车要求,车辆遭店主猛踹,最终警方调解店主道歉。这起看似偶然的纠纷,实则戳中了城市治理的痛点 ——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突破 3.3 亿辆,“公共车位被私占” 已成普遍顽疾,商家用锥桶、自行车占位,甚至与车主发生冲突的情况屡见不鲜,既浪费公共资源,又激化邻里矛盾。

网友对此众说纷纭:有人痛斥商家 “霸位” 霸道,呼吁严惩;有人理解商家经营困扰,建议理性沟通;也有人直指核心,认为矛盾根源在于车位供给不足与规划滞后。若我是新上任的街道办主任,将从 “整治、规范、增供、引导” 四方面入手,推出具体可落地的措施,彻底破解这一顽疾。

联合城管、交警、社区网格员组建专项整治小组,开展 “每周 3 次常态化巡查 + 不定期突击检查”,重点清理商圈、居民区周边公共车位上的锥桶、凳子、电动车、垃圾桶等占位物。对首次违规的商家或个人,采取 “劝导 + 登记” 模式,讲解公共车位使用规定;对二次及以上违规、拒不配合清理的,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处以 50-200 元罚款,并通过街道公告栏、公众号曝光典型案例。同时,在重点区域安装 360 度高清监控,接入街道指挥平台,实现 “占位行为实时抓拍、违规证据一键固定”,破解 “取证难、处罚难” 问题。

对辖区内所有公共车位进行全面摸排,统一编号、划定清晰标线,在车位旁设置标识牌,注明 “公共资源,免费停放,限时 2-4 小时(商圈区域)”“禁止私占,违规必究” 等字样,明确使用规则。针对学校、商铺集中区域,划设 15-30 分钟限时车位,配备智能抓拍设备,超时自动记录,避免车辆长期占用影响他人使用。此外,建立 “公共车位管理台账”,公示车位位置、数量、使用规则及投诉电话,让车主停车 “明明白白”,商家经营 “安安心心”。

挖掘辖区内闲置资源,增加车位供给总量:一是协调辖区内机关单位、企业、小区物业,推出 “错峰共享车位”,工作日晚间开放机关单位车位供居民使用,周末开放小区车位供商圈游客使用,通过 “街道统筹 + 线上预约” 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二是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前提下,对窄街小巷、闲置空地进行微改造,划设单侧停车位,增设潮汐车位;三是联合城管、规划部门,在商圈、学校周边建设立体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位,缓解核心区域停车压力。

通过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商家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开展 “公共车位姓‘公’,共享方为共赢” 主题宣传活动:一方面向商家普及法律知识,明确 “门前公共车位无专属权,私占、损坏他人车辆涉嫌违法”;另一方面引导车主规范停车,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堵塞商铺出入口,临时停车主动与商家沟通。同时,评选 “文明停车示范商铺”“规范停车好车主”,给予小额物资奖励或荣誉证书,通过正向激励营造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的良好氛围。

建立 “12345 + 街道 + 社区 + 商家 + 车主” 联动机制,开通公共车位纠纷专属投诉热线,承诺 “接诉即办”:接到投诉后,30 分钟内安排网格员到场核实情况,1 小时内协调处理。针对反复出现纠纷的区域,组织商家、车主代表召开恳谈会,共同商议车位使用规则,比如商铺集中区可约定 “工作日 9:00-18:00 优先保障消费车主临时停车”,居民集中区可约定 “夜间 22:00 后禁止鸣笛、长时间占位”。同时,将公共车位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由网格员定期走访商家、居民,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矛盾。

公共车位是城市的 “公共资源”,不是商家的 “自留地”,也不是车主的 “随意停”。破解 “私占顽疾”,既需要铁腕整治违规行为,更需要多方协同、标本兼治。唯有让 “占者受罚、停者有序、增者有效”,才能真正化解 “一位难求” 的焦虑,让城市交通更顺畅、邻里关系更和谐。你对这些措施有何补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评论列表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17
2025-11-10 08:57
那么多公共停车位都被流氓公司收费又怎么说???
烧纸大爷
烧纸大爷 7
2025-11-10 09:23
何止商铺,饭店门口的公共车位也一样,停那里得去吃饭,不吃饭的不给停,越是靠旅游区越离谱[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