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常吃这4样春季食物,老人的最爱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5-17 02:15:3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随着温度慢慢变高,已经进入了初夏,而林大爷本身就十分怕热,贪凉的他,早早就给自己换上了薄的衣服,平时在家也更愿意吃常温的食物,就连喝水都要喝冰的。

林大爷觉得自己这是在避暑,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夏天,变得更加舒服一些,但是他的子女却告诉他,越是夏天月应该能养好身体中的阳气,不仅仅该多吃温补的蔬菜食物,更是不能过分贪凉。

一、初夏补阳,这些食物或许可以多吃一些

初夏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更何况夏天的蔬菜水果种类也更加丰富,常吃一些以下的蔬菜,或许能够在夏天温补阳气,维持身体健康。

1.韭菜

在初夏时节,我们一定要利用饮食来补阳,这里的阳指的就是身体中的阳气,温补阳气,可以增加人体抵抗力,抵抗风寒、细菌等对人体的侵袭,其中,韭菜就是最好的“温阳圣品”。

韭菜一年四季常青,也适合一年四季食用,但是春夏天的韭菜,可能是最香的。

而且初夏时节,天气还没有完全热起来,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导致抵抗力较弱的人感冒,因此在这个时候温补阳气,十分重要,韭菜性温,是比较适合的了。

中医方面还认为,在初夏的时候,人体肝气容易偏旺,可能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而韭菜可以增强脾胃之气,在初夏时吃最合适不过了,但要注意的是,韭菜也属于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

2.菠菜

菠菜当中富含维生素,还有钙、镁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其中视黄醇的含量,更是不低,除此以外,菠菜还属于味甘性凉的植物,有养血通便的效果,在初夏时节,用来煮汤或者制作菠菜干片等食物,都可以帮助人体温补阳气,十分适合初夏食用。

3.大蒜

大蒜属于百合科的植物,其中不仅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益成分还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的作用,在初夏时节多吃大蒜,不仅仅是因为它性温良,可以温补阳气,还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对于初夏细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除此以外,很多人在天气刚刚变热时,会容易没有食欲,而吃大蒜可以增加食欲,其中的有益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能稳定血压。

4.香椿

香椿同样是初夏时节,不可多得的美食,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而且香椿当中同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视黄醇,因为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因此多吃香椿具有一定的祛风散寒、止痛消炎的作用。

在初夏时节常吃香椿,其中的有益成分不仅可以对抗感冒,还可以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

二、夏季补阳,除了吃我们还能这样做

在初夏时节,想要温补阳气,除了在吃方面下功夫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睡好子午觉

中医当中所说的只午觉,其实指的就是子时和午时,也就是晚上的凌晨11点以后,和中午到11:00,在这段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可以达到温补阳气的作用。

在中医名著黄帝内经当中认为,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子时前入睡有利于养阴,而午时则恰好相反,此时午睡,则有利于养阳。

而且,晚上11:00之前入睡,肝脏等人体各个器官会陆续进入“排毒”状态。

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器官的“排毒”工作也会进行到相对更加顺畅,而午间小睡一会儿,也能让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得到休息,长期坚持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2.养阳重在养肝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当中认为,肝属木,与春季、初夏相呼应,因此中医更建议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初夏进行养阳。

初夏时节气候湿润,气温并不算高,是细菌、病毒繁衍的旺季,而且肝脏具有一定的“排毒”功能,因此在春夏季负担最重,在此时想要养阳,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肝脏功能。

3.不过度贪凉

冬天天气温度相对更冷,这个季节更容易因为寒冷而出现病症,但是冬天的时候,更多人会注意室内温度,室外活动的时候也会注意保暖,在机体和自我保护的作用下,皮肤毛孔闭合、出汗较少。

这个时候,反而没有给那些寒气可乘之机。

到了夏天,虽然温度较高,但是空气对流相对更加强烈,也更容易出现极端天气,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温度较高,人体肌肤毛孔是张开,时常需要出汗。

虽然可以帮助我们降温,但是如果因此而过度贪凉,食用过多的寒凉食物,反而可能会让寒气趁机侵入人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夏季养生除了养阳,还要做好其他三件事

夏季养生,养阳当然是重要的,但这些方面同样也要做好。

1.祛湿

夏天炎热但潮湿,因此祛湿也是十分重要,少吃辛辣、海鲜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吃豆类,利用饮食改善体内湿气重等问题。

其次,我们还要解决环境中的湿气,利用空调做好屋内除湿工作,不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勤开窗、勤通风,如果这样才能在减轻体内湿气的同时,也能让人体尽量少吸收到外来湿气,真正做到祛湿养生的目的。

2.补水

夏天要祛湿,但却也不能忘记补水,夏天温度本就相对更高,因此人体出汗更频繁,排泄也更快,一但体内、血管内缺血就会造成血液粘稠,血液循环等正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这样一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大提高。不但中暑概率上升,就连脑血栓、心肌梗塞、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会出现发病风险上升的情况。

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夏季养生一定要多补充水分,千万不要到渴了才喝水,但要注意的是,夏季温度虽高,但冷饮、雪糕等食物,老人还是要慎重过量食用。

3.保护脾胃

夏天保护脾胃,调节脾胃功能也是重中之重,脾胃是祛湿、消化的主要器官,本来夏天湿气大,温度高,脾胃功能就会因为负担大而容易出现功能紊乱等问题,而在这样的季节环境下,保养脾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在炎热的夏天,之所以不建议人们过度摄入冰镇饮料或雪糕,就是因为过于寒凉的食物,很容易伤害脾胃,一时贪凉,却让脾胃受伤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最好不要过度食用寒凉食物,老人因为脾胃功能本就处于下降状态,建议还是应该避免过量食用这些食物。

参考文献:

[1]孟昭群.老年人夏季养生六注意[J].山西老年,2023(06):59.

[2]关晓棠.夏季体质养生的三大原则[J].家庭中医药,2020,27(07):41-42.

[3]春季养阳重在养肝[J].新疆畜牧业,2011(03):42.

0 阅读:59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