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市早苗闯祸,特朗普连夜拨通北京电话,中方还有“王牌”未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的挑衅言论犹如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不仅在中日关系掀起惊涛骇浪,更牵动着整个亚太地区的敏感神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的挑衅言论犹如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不仅在中日关系掀起惊涛骇浪,更牵动着整个亚太地区的敏感神经。上任还未满月的高市早苗在其执政根基未稳之时便公然触碰台海红线,其目的究竟是出于个人政治投机,还是服务于日本保守势力的政治诉求?她将为此番言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这是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高市早苗身为日本首相,非但不深刻反省战争罪行,反而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将“台湾有事”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强行关联,不仅违背了《日中联合声明》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劣迹斑斑,今年4月,她以国会议员身份窜访台湾期间,就公然鼓吹建立"日台准同盟关系",推动双方安全合作。此番出任首相后,更变本加厉地将自卫队介入台海冲突的可能性公开化。其言论中隐含的三个危险信号值得警惕:一是将"集体自卫权"适用范围扩展到台海;二是为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制造借口,服务于国内保守私利的政治诉求;三是企图将美日同盟拖入台海争端,甚至不惜以武力干涉台海局势,阻挠中国的统一。这种激进冒险主张不仅宣示其极端右翼本色,更暴露出复活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闯祸了,引发国内外舆论集体挞伐。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批评其"刻意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自民党大佬石破茂公开反对将台海问题与"存亡危机"挂钩;立宪民主党议员小泽一郎直指相关言论"拿国民生命当儿戏"。日本主流媒体纷纷警告,这位政治新手正在将国家带入危险境地。《朝日新闻》的社论一针见血:"首相的妄言已让日本陷入二战以来前所未的外交孤立"。

就在中日交锋逐步进入白热化之际,特朗普连夜拨通北京电话。中方阐述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性立场,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回顾中美曾并肩抗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历史,提出当前双方更应该共同维护好二战胜利成果。特朗普总统对此给予积极回应,肯定中国当年为二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明确表示“美方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通话后,特朗普还高调发推点赞中美关系稳固,宣布筹备访华,都表明美方不愿被日方裹挟卷入台海争端,更不愿因日方的冒进激进政策破坏中美关系的稳定态势。

实际上,美方的实际行动比言辞更有说服力。高市早苗闯祸引发中方反制,特别是解放军连续在黄海进行实弹射击后,美军悄悄撤走了部署在日本山口县岩国市基地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种"战术性后撤"充分说明,即便在"美日军事同盟"框架下,美国明显不想被高市早苗的冒进政策拖入冲突,也不愿为日本的冒险行为买单。在中美共同施压下,在11月26日日本国会党首辩论中,高市早苗改口称“日本和台湾之间的交往是非政府间的实务关系”,这一表述隐含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主权,但未直接撤回此前涉台错误言论。这表明其已经陷入进退失据的两难困境:若彻底认错将动摇执政基础,但继续硬撑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日方的挑衅,中方除了采取外交,经济和军事实施反制和威慑外,手中还仍握有多张“王牌”未出。中国大陆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掌控者,可对日本高科技产业实施精准打击;在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供应上,中国同样拥有不对称优势。若中方启动稀土出口管制,日本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能导致3%以上的GDP萎缩。这些"非军事手段"的威慑力,可能比军舰威慑更令日本当局寝食难安。同时这种"钝刀子割肉"式的反制,恰恰也是最令日本政商界恐惧的。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对高市早苗而言,悬崖勒马才是明智选择——公开认错,道歉,撤回言论,重申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尽管这可能使其在国内面临来自右翼势力方面的政治压力,但相比将日本拖入经济衰退甚至武装冲突的深渊,无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何去何从,也只在高市早苗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