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逾期前后,守住这“三做三不做”,能帮你挡掉80%的麻烦

很多朋友刚逾期时,最容易病急乱投医,结果旧债未清,又添新愁。今天,我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帮你梳理一份极简的“行动指南”。它

很多朋友刚逾期时,最容易病急乱投医,结果旧债未清,又添新愁。

今天,我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帮你梳理一份极简的“行动指南”。

它无法让你上岸之路一帆风顺,但绝对能帮你绕开最常踩的坑,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潇潇,我刚逾期,每天电话响个不停,我到底该不该接?”

“收到各种奇怪的起诉短信,是不是真的?我该怎么办?”

每天收到这样的留言,我都特别能理解那种手足无措的焦虑。

逾期就像突然被扔进一片黑暗的森林,电话铃声和催收短信就是四周的怪响,让你心惊胆战,容易慌不择路。

今天,我们就不聊复杂的大道理,直接上干货。

如果你正处于逾期前后这个最慌乱的阶段,请务必记住下面这 “三做三不做” 。这六条,是我从自己和众多上岸伙伴的经历中总结出的“保命法则”,能帮你在这片森林里,守住心神,走对方向。

第一部分:主动出击,做好三件事,稳住你的“大后方”

在担心各种外部威胁之前,你最需要的是稳住阵脚。

内心越乱,越容易出错。

第一件事:核心中的核心——彻底“算清账”

很多人逾期很久,却从没认真算过总账,这是一切混乱的根源。

算账不是机械地加数字,而是你从“糊涂”走向“清醒”的第一步。

怎么算? 不是简单加一下各个APP的欠款数字。

你需要拿出一张纸或一个Excel表,按平台逐一列出:最初借了多少(本金)、已经还了多少、现在总共还欠多少(含利息)、年化利率是多少。

为什么必须算? 只有看清债务的全貌,你才知道敌人有多强大,才能制定有效的还款计划。

很多人在算完总账的瞬间会崩溃,但崩溃之后,往往是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力量。

如果你实在不会梳理,可以关注我后留言,我发你一份详细的债务盘点表模板。

第二件事:最重要的准备——做好“沟通预案”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潇潇,快教我防爆通讯录的话术!” 但我想说,最高级的“防爆”,是主动沟通,而不是被动话术。

在逾期前或逾期初期,主动与你最在乎的家人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

目的不是让他们帮你还钱,而是寻求理解,稳定后方。

你可以这样说:“爸妈,我遇到了困难,欠了笔债,正在努力解决。后面可能会有骚扰电话,你们接到后不用害怕,直接挂掉告诉我就行。”

当你最亲的人成为你的后盾,催收“爆通讯录”的杀伤力就失效了大半。

对朋友同事,可以简单说明情况,避免误会。先入为主,永远好过事后解释。

第三件事:最关键的技巧——沟通做“减法”

如果真的需要接听电话,请记住一个核心原则:言多必失。

你不具备专业的话术训练,说多错多,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或搞崩心态。

正确的做法是: 表明现状,不承诺未来。简单说:“我现在经济困难,暂时没有还款能力,但有还款意愿。等我情况好转会主动联系你们。”

然后就可以挂断。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表明你的立场,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部分:坚决守住,这三件事千万别做,避免二次伤害

在稳住内部的同时,一定要识别并远离外部的陷阱。

第一不做:不轻信“106”开头的系统骚扰短信

你会收到很多以“106”开头的短信,内容可能是“诉前通知”、“上门调查”等,末尾常带“回T退订”。

请直接忽略。 这些大多是群发骚扰短信,目的是制造恐慌,让你主动联系他们。你越是理会,他们骚扰得越起劲。

第二不做:不理会无法溯源的“伪官方”信息

有些短信会冒充“法务部”、“协调中心”等,但你从未欠过该平台的钱。

这些信息根本找不到背后的正主,纯粹是骚扰手段。

直接截图保留证据,然后拉黑处理,无需浪费任何情绪。

第三不做:不寻找“法务托管”等虚假捷径

这是最关键的提醒。

市面上声称能“百分百协商成功”的法务或中介,99%都是坑。

他们利用你的焦虑,收取高额费用,给的却是你上网就能查到的信息,甚至直接失联。

协商的根本在于你真实的困难和还款意愿,这件事只能靠自己或极度信任的专业人士,无法“包办”。

逾期后的世界很嘈杂,但你必须学会辨别哪些是噪音,哪些是信号。

你的核心任务只有两个:努力赚钱、保住基本生活。 不要把宝贵的精力和金钱,消耗在与无关紧要的骚扰纠缠上。

记住: 所有试图让你恐慌、让你在不冷静时做决定的信息,都是噪音。

稳住心态,做好以上六件事,你就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专心致志地去解决真正核心的问题——赚钱上岸。

我是潇潇,一个陪伴负债者上岸的93年姑娘。我的公众号里,有更多关于债务规划、协商技巧和心态调整的干货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欢迎你来这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