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二级资本债开始“疯狂”

总财 2024-05-17 16:38:29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开闸!5月17日,财政部招标首发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

事实上,我国曾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那么,当前我国为何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之处在哪?货币政策又将如何配合?

有何特别之处?

特别国债,一般是指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此次是我国第四次发行特别国债。而超长期主要指发行期限,我国长期国债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从财政部发布的安排可以看出,今年拟发行的20年、30年、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均大于10年。

从财政部披露的发行计划看,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周期较长、发行节奏平稳。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短期内的“抽水”效应有限,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较预期减弱。

有助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具有三大“特别”之处:常态化策略、强调连续性且规模较大、发行期限明显延长。此举旨在扩内需、促转型,同时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央地债务结构,并降低政府融资成本。

专家们普遍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积极作用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同时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发行此类国债还能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将提供相应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已通过等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措施平稳资金面,并释放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信号。

分析师们预计,央行会给予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包括降准、降息等手段。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平缓,短期降准降息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仍需货币政策配套支持。若地方债发行集中,央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

有何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分散式发行计划,短期内央行实施降准配合的概率降低。同时,考虑到央行对资金空转和长端国债利率的关注,预计将更多通过MLF加量续作、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等,平抑资金面波动。

同时,分析人士预计,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货币政策将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降准、加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等都在工具箱内。未来,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有望进一步发挥出“1+1>2”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提出,要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协同配合。

就如何在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不久前,财政部明确,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这项储备工具,被市场人士视作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又一抓手。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升,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有望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好配合财政政策实施,促进宏观政策有效传导。

银行积极发行二级资本债

今年4月,商业银行金融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总额达4546亿元,环比增长1033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成为银行募资的主力军,发行规模高达2063亿元,净融资额达到813亿元。

国有大型银行在二级资本债发行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交通银行总计发行了1460亿元。同时,多家银行如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也在二季度计划增加发行力度,实现净融资。

面对金融监管的日趋严格,银行正转向外源式资本补充方式,包括发行二级资本债等,以应对资本金补充压力。在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利润分红的背景下,传统的内源式资本补充方式变得更具挑战性。

此外,多家银行还抓住了当前债券市场的良好时机,即利率处于低位、资金面相对宽松的环境,以及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前的窗口期,加快二级资本债的发行,以降低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利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为2.32%~3%之间。尤其是中小银行,如东莞银行,其二级资本债的票面利率已低至2.62%,为历史低点,这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成本。

市场普遍预期,在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前,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的节奏将持续加快,以充分利用当前低息环境补充资本金。

0 阅读:140

总财

简介:每天第一手财经新闻